千古遗踪散晓烟,空馀两字寺门前。
世间贪者滔滔是,何必俱曾饮此泉。
千古遗踪散晓烟,空馀两字寺门前。
世间贪者滔滔是,何必俱曾饮此泉。
这首诗名为《贪泉》,出自北宋时期的词人邓林之手。诗中通过对古迹和自然景观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于世间贪婪行为的反思。
"千古遗踪散晓烟"一句,以一种淡远的笔触勾勒出历史长河中留下的痕迹,这些遗踪在清晨的薄雾中逐渐显现,给人以时间的深沉感和历史的厚重感。"空馀两字寺门前"则写出了诗人面对古寺时的心境,那份孤寂与空旷通过“空馀”二字传达得淋漓尽致,而“两字”可能指的是寺庙的匾额或是对联中的某两个字,这在视觉上形成了一种简洁而深远的意象。
下片"世间贪者滔滔是,何必俱曾饮此泉。"则直接点出了诗人的主旨。这里的“滔滔”形容了世人对物质的无尽欲求,而“何必俱曾饮此泉”则表达了作者对于这种贪婪行为的反问和不屑,似乎在说,即使是美好的泉水,也不值得因为贪念而去争夺。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写和对贪婪行径的批判,表现了作者对于清静无为、顺其自然的人生态度,以及对世间纷扰与物欲的超然。
萧寺霜晴日初吐,曦光烟翠横深坞。
经行迟立望吴山,气势飞翔争入楚。
山中有客冰雪姿,十年不听吴邦鼓。
忽然曳杖出山去,安禅后夜知何处。
石龛看月莫降龙,栗林暮过应冲虎。
此生聚散等浮云,可怜俯仰成今古。
吴江一色成琉璃,有寺正临江上住。
他年法眼照人天,赠诗记取南州祖。
唐安千指录琵琶,故事犹闻蜀叟誇。
樽酒何人陪北海,练裙今日见西华。
子归未得频芳草,我老无成学种瓜。
万里相逢俱白首,班荆长语夕阳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