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发红心驿,日暮宿池河。
百里无人烟,狐兔马前过。
山明见野火,溪浅通微波。
却立时踯躅,前登益嵯峨。
北风何萧萧,尘埃衣上多。
下马留信宿,对酒一长歌。
早发红心驿,日暮宿池河。
百里无人烟,狐兔马前过。
山明见野火,溪浅通微波。
却立时踯躅,前登益嵯峨。
北风何萧萧,尘埃衣上多。
下马留信宿,对酒一长歌。
此诗描绘了诗人清晨出发至傍晚宿于池河驿途中的所见所感。首句“早发红心驿”点明行程的起点,次句“日暮宿池河”则暗示了诗人跋涉一日后的疲惫与归宿。中间四句“百里无人烟,狐兔马前过。山明见野火,溪浅通微波。”通过“百里无人烟”的荒凉景象,衬托出旅途的孤独与艰辛,同时以“狐兔马前过”这一动态画面,增添了几分生动与自然的气息。接着,“山明见野火,溪浅通微波。”两句则将视线转向自然景观,山间野火映照着明亮的山色,溪水虽浅但依然流淌着细小的波纹,展现了大自然的静谧与生机。
后四句“却立时踯躅,前登益嵯峨。北风何萧萧,尘埃衣上多。”描述了诗人面对艰难的旅程,即使在前行中偶有短暂的休息,也难以摆脱前方更加险峻的山路。北风的呼啸和衣上的尘埃,不仅增加了旅途的艰辛,也象征着人生的不易与挑战。最后,“下马留信宿,对酒一长歌。”表达了诗人虽然旅途劳顿,但在宿处仍能饮酒高歌,释放内心的豪情与坚韧,展现出一种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旅途中独特的风景与感受,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有对人生艰辛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