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夫非是爱吟诗,为见兴衰各有时。
天地全功须发露,朝廷盛美在施为。
便都默默奈何见,若不云云那得知。
事在目前人不虑,尧夫非是爱吟诗。
尧夫非是爱吟诗,为见兴衰各有时。
天地全功须发露,朝廷盛美在施为。
便都默默奈何见,若不云云那得知。
事在目前人不虑,尧夫非是爱吟诗。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的《首尾吟(其六)》,邵雍以诗表达了他的哲学思考。首句“尧夫非是爱吟诗”,诗人自称为“尧夫”,并非单纯喜好吟咏诗歌,而是借诗来传达他的见解。他认为观察社会变迁和自然规律,是通过诗来揭示兴衰更替的道理。
第二句“为见兴衰各有时”,进一步说明他写诗的目的,是为了揭示世间万物和国家运势的起伏变化,表明世间万物都有其生长、发展和衰退的规律。
第三句“天地全功须发露”,强调天地间的一切成就都需要展现出来,如同诗中的言辞,要直接表达,不隐藏。
第四句“朝廷盛美在施为”,则将这种观点引申到国家治理上,认为朝廷的繁荣昌盛在于实际的政策和行动,而非空洞的言辞。
后两句“便都默默奈何见,若不云云那得知”,诗人感慨如果人们只是沉默不语,就无法理解这些道理;只有通过言辞表达,才能让人知晓。
最后,诗人再次强调“事在目前人不虑,尧夫非是爱吟诗”,意思是说,尽管眼前就有许多值得深思的事物,但人们往往忽视,而他写诗正是为了提醒人们关注并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言深刻,语言质朴,通过吟诗这一行为,揭示了诗人对世间兴衰、人事变迁的洞察与思考。
良时能自至,嘉会无常期。
长飙吹浮云,奄忽东南驰。
依依曳景光,泠泠发馀悲。
非君命俦匹,游子安可为。
大江折其流,武林怆以摧。
念今在往路,执手野徘徊。
何必同一身,中怀贵不疑。
弹冠有逸响,驾言即前绥。
东城属浮云,阿阁百馀尺。
岁暮多悲风,游子衣裳薄。
四野何萧条,所遇但遗迹。
来者自为今,去者自为昔。
盛年奄已衰,含意将安适。
燕赵出名倡,红颜照宛洛。
结束随时变,弦歌日相索。
未弹理怀袖,若在远行客。
弄指一何妙,列柱一何迫。
驰情视双燕,飞入王侯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