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下路,荆棘昨来平。
一自开元后,今逢上客行。
地形吞北虏,人事接东京。
埽洒氛埃静,游从气概生。
蓟门春不艳,淇水煖还清。
看野风情远,寻花酒病成。
官闲身自在,诗逸语纵横。
车马回应晚,烟光满去程。
太行山下路,荆棘昨来平。
一自开元后,今逢上客行。
地形吞北虏,人事接东京。
埽洒氛埃静,游从气概生。
蓟门春不艳,淇水煖还清。
看野风情远,寻花酒病成。
官闲身自在,诗逸语纵横。
车马回应晚,烟光满去程。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太行山下漫步的情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开篇“太行山下路,荆棘昨来平”写出了山路被荆棘覆盖,但昨日已被人迹所平,显示出一段时间以来,这里的人迹渐多。"一自开元后,今逢上客行"则表明这是一个新的时代,诗人遇见了尊贵的旅人。
接着,“地形吞北虏,人事接东京”描绘了一幅地理与政治的画面,太行山的地形似乎在保护着北方边疆的人们,而人的活动则连接着远方的都城。"埽洒氛埃静,游从气概生"中,“埽洒”指的是清晨的露水,“氛埃”是指微弱的光线,这两句写出了早晨清新而宁静的景象。
在“蓟门春不艳,淇水煖还清”一句中,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春天美好的期待,但现实中的春色并不如意,而河水却保持着温暖与清澈。"看野风情远,寻花酒病成"则透露出诗人的豪放不羁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最后,“官闲身自在,诗逸语纵横”写出了诗人在仕途上的悠闲和文学创作上的洒脱自如,而“车马回应晚,烟光满去程”则描绘了日暮时分,车马归来,路上烟尘的景象,显示出一天活动的结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人文的细腻刻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超脱,以及对于自由生活的向往。
遥瞻太华山,林樾蒙日月。
西岩穴浮云,突瓦东岭缺。
补辏庸神功,山灵永契阔。
飒飒朔风劲,四野木叶脱。
游人动春兴,残树成点血。
日暮途或穷,我车肯改辙。
深湫有神蛟,服食太始雪。
何时为吾驾,飞上太清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