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天不殒霜,万木正鲜泽。
青蒿与长松,各挺岁寒节。
朔风吹沙寒,高岭冻积雪。
万木已摧落,长松独清洁。
人生无艰危,君子竟何别。
隐几试澄思,行藏易差辙。
上天不殒霜,万木正鲜泽。
青蒿与长松,各挺岁寒节。
朔风吹沙寒,高岭冻积雪。
万木已摧落,长松独清洁。
人生无艰危,君子竟何别。
隐几试澄思,行藏易差辙。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冬景象,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开篇两句“上天不殒霜,万木正鲜泽”写出了一个罕见的自然现象,即便是在严冬,天空依旧晴朗,没有寒霜,而大多数树木却仍然保持着生机勃勃。紧接着,“青蒿与长松,各挺岁寒节”则将注意力引向了那些在严寒中依然坚守的植物,如青蒿和长松,它们各自以自己的方式迎接冬天的考验。
然而,随着“朔风吹沙寒,高岭冻积雪”的描写,我们感受到的是严酷环境对万物的无情摧毁。最后,“万木已摧落,长松独清洁”则表达了在这般残酷的自然力量面前,大多数生命已经被击败,只有那几株坚韧不拔的长松依然保持着它们的清洁和生机。
接下来的“人生无艰危,君子竟何别”则是诗人的感慨,他似乎在问,如果人生的困境如同严冬一般普遍,那么作为君子的高尚之士,又该如何区别与众不同?
最后两句“隐几试澄思,行藏易差辙”表达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和思考。在安静的环境中(隐几),诗人尝试澄清自己的思绪,但又觉得在行动上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容易走偏。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反映出诗人对于生命坚韧不拔、内心清洁以及如何在困境中保持高尚品格的思考。
结束紫霞衣,长啸出花关。
杖藜连步向何处,麻姑台上看秋山。
秋山历历翠相连,白玉楼台凌紫烟。
楼头琪花散空碧,片片吹落西风前。
我欲乘云扣仙阙,直上三峰弄明月。
长风飘落千丈泉,铁桥如烟鸟飞没。
回头还望白云衢,遥遥古木笑山都。
鲍公双燕还来否,葛令遗衣今在无。
我生本具烟霞骨,不见凌风生羽翼。
台前落日又西斜,俯拾落花长叹息。
长叹息,意迟迟,遥见麻姑彩云里。
手撚一株琼树枝,安得鸟爪搔我背,便受神鞭亦不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