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麻姑台》
《登麻姑台》全文
明 / 李云龙   形式: 古风

结束紫霞衣,长啸出花关。

杖藜连步向何处,麻姑台上看秋山。

秋山历历翠相连,白玉楼台凌紫烟。

楼头琪花散空碧,片片吹落西风前。

我欲乘云扣仙阙,直上三峰弄明月。

长风飘落千丈泉,铁桥如烟鸟飞没。

回头还望白云衢,遥遥古木笑山都。

鲍公双燕还来否,葛令遗衣今在无。

我生本具烟霞骨,不见凌风生羽翼。

台前落日又西斜,俯拾落花长叹息。

长叹息,意迟迟,遥见麻姑彩云里。

手撚一株琼树枝,安得鸟爪搔我背,便受神鞭亦不辞。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麻姑台的壮丽景象与内心情感。开篇“结束紫霞衣,长啸出花关”,以紫霞衣象征仙气,长啸而出,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气度。接着“杖藜连步向何处,麻姑台上看秋山”,写出了诗人漫步前行,最终到达麻姑台,眺望秋山的场景。

“秋山历历翠相连,白玉楼台凌紫烟”两句,通过“历历”、“翠”、“白玉”、“紫烟”等词语,生动描绘了秋山的青翠与白玉楼台的高耸,营造出一幅仙境般的画面。“楼头琪花散空碧,片片吹落西风前”则进一步渲染了楼台之美,以及琪花随风飘落的浪漫情景。

“我欲乘云扣仙阙,直上三峰弄明月”表达了诗人渴望超越尘世,追求仙境的愿望。“长风飘落千丈泉,铁桥如烟鸟飞没”描绘了风吹泉涌、铁桥如烟、鸟儿飞过的动态画面,充满了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回头还望白云衢,遥遥古木笑山都”中,“白云衢”、“古木”、“笑山都”等词,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也蕴含着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与感慨。“鲍公双燕还来否,葛令遗衣今在无”则是对历史人物的追忆,表达了对古人智慧与精神的敬仰。

最后,“我生本具烟霞骨,不见凌风生羽翼”表达了诗人虽有追求仙境的志向,但现实中的束缚使他难以实现。“台前落日又西斜,俯拾落花长叹息”则以落日和落花为喻,感叹时光易逝,人生短暂,流露出深深的感慨与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与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与感悟。

作者介绍

李云龙
朝代:明

李云龙,字烟客。番禺人。少补诸生,负奇气,一时名士多严事之。绌于遇,以赀游国学,卒无成。走塞上,客东莞袁崇焕所。时崇焕总制三边,威名大震,云龙在幕参其谋。既而崇焕死,遂为僧,称二严和尚。明亡,不知所终。著有《雁水堂集》、《啸楼前后集》、《遗稿》、《别稿》行世。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二、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李云龙诗,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所藏民国手抄本《啸楼诗集》为底本,参校以广东省地方文献馆民国铅印本《啸楼集》及清温汝能《粤东诗海》。
猜你喜欢

贤八咏·嵇康抚琴

先生人中豪,志不肯司马。
一曲广陵散,绝世不可写。

(0)

早起观雨余蛛网

嫩凉催读矮窗书,晓色初分恰雨余。
莫笑颓檐无活计,四边宝网挂真珠。

(0)

点绛唇·眉叶颦愁

眉叶颦愁,泪痕红透兰襟润。
雁声将近。
须带平安信。
独倚江楼,落叶风成阵。
情怀闷。
蝶随蜂趁。
满地黄花恨。

(0)

点绛唇·莺语愁春

莺语愁春,海棠风里胭脂雨。
酒怀慵举。
闲扑亭前絮。
漠漠斜阳,截断愁来路。
凭阑伫。
满怀离苦。
分付楼南鼓。

(0)

鹧鸪天·四壁图书静不哗

四壁图书静不哗。
里湖深处隐人家。
斑衣自斗百家彩,乌帽亲裁一幅纱。
新酿酒,旋烹茶。
半溪霜月正梅花。
前庭手种红兰树,看到春风第二芽。

(0)

蝶恋花·谢了梨花寒食後

谢了梨花寒食后。
翦翦轻寒,晓色侵书牖。
寂寞幽齐惟酌酒。
柔条恨结东风手。
浅黛娇黄春色透。
薄雾轻烟,远映苏堤秀。
目断章台愁举首。
故人应似青青旧。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仲由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