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卜居二首·其二》
《卜居二首·其二》全文
宋 / 赵友直   形式: 古风

吾宗本郊居,勤俭历几世。

礼失于野求,力耕真吾事。

古称识时务,必在贤与智。

用贻厥孙谋,无为忽去此。

去此亦不难,安居亡所恃。

(0)
注释
吾宗:我们的家族。
本:原本。
郊居:乡间居住。
勤俭:勤勉节俭。
历:延续。
几世:几代。
礼失:失去礼仪。
野求:在田野中寻找。
力耕:努力耕作。
真吾事:我的本分。
识时务:认清时势。
贤与智:贤能和智慧。
贻厥孙谋:为子孙留下谋生之计。
忽去此:轻易放弃这种生活方式。
去此:离开这里。
安居:安逸生活。
亡所恃:没有依赖。
翻译
我们的家族原本居住在乡间,勤俭节约的传统延续了几代。
失去礼仪在田野中寻找,努力耕作确实是我的本分。
古人常说,认清时势的人,必定是贤能和智慧的。
我以此来为子孙留下谋生之计,不要轻易放弃这种生活方式。
离开这里并非难事,但安逸生活不能依赖任何外物。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友直的《卜居二首(其二)》。诗中,作者表达了自己家族世代以来的田园生活态度和价值观。他强调了勤俭持家的重要性,认为在失去礼制的环境中,通过辛勤耕作来维持生计是最基本的责任。诗人引用古人之言,指出在乱世中,识时务者往往需要智慧和贤能,以便为子孙后代留下长远的打算,不能轻易放弃这种生活方式。最后,他表明虽然离开这样的生活方式并不困难,但他选择坚守,因为没有其他可以依赖的安身之所。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传统农耕文化的坚守和对家族责任的执着。

作者介绍

赵友直
朝代:宋

赵友直,字益之,号兰洲,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良坡子。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与祖必蒸、父良坡同登进士第,授桐川簿、迁知县事。帝炳祥兴元年(一二七八),父于广州抗元死难,友直冒死舆尸归葬,后隐居眠牛山,自号牛山子,学者称师干先生。事见清乾隆《绍兴府志》卷三一、五五,光绪《上虞县志校续》卷七。 赵友直诗,据清道光本《历朝上虞诗集》所录,编为一卷。
猜你喜欢

南歌子·其一雨中夜归,明日晴,复出。戏和东坡韵

欹枕听微雨,开帘讶晓晴。远村桃李向人明。

更见菜花黄绕蝶衣轻。功业输儿辈,文章谢老成。

不知眉宇尚英英。自试残年筋力且閒行。

(0)

百字令

万松围岭,听子规终日,诉人漂泊。

巢父安巢何处所,聊借一枝栖托。

世乱飘风,身晞朝露,妄道荣期乐。

长镵歌就,可怜牙齿先落。

底用方写千金,胡麻堪浸酒,与谁同酌。

草檄虚传能破虏,白眼看人莲幕。

巨浸稽天,横流到海,岂止邻为壑。

龙吟无恙,断笳时起城角。

(0)

虞美人.元夜

离愁别恨何时了。总是萦怀抱。故园回首路迢迢。

况复春镫花月可怜宵。玉阑倚遍衣寒透。

听尽银壶漏。个侬情绪有谁知。

最怕碧纱人静夜深时。

(0)

清平乐.盆中植蕙数本,春晚作花,娟娟可爱,对此有怀,弥增凄恋

珠帘不捲。燕子归来晚。惟有幽花长作伴。

春暮自成悽惋。年年纫佩流馨。凭他寄怨湘灵。

犹恐孤芳易歇,明朝雨满空城。

(0)

水龙吟.俟园晚集,见池荷叶底窅映新花,倚此赏之

柳飔凉到阑干,虹桥一曲题襟水。

嫣然半面,偷窥菱镜,含赪更媚。

犹似年时,潘妃细步,暗遮裙翠。

倩微波寄语,怜伊心苦,钿钿影,妆成未。

莫道红儿最小,尽撩人、销魂滋味。

诃池浴罢,粉轻香瘦,天然丰致。

觅觅寻寻,菭矶立遍,幽禽能记。

怕云裳解后,西风卷去,化相思泪。

(0)

鹧鸪天.人日泛舟花步里

市尽官河得雪清。孤游移舸避妍晴。

春愁似水连鸥起,山色通桥与雁平。

年事换,雨香零。题诗谁寄草堂灵。

酒醒寺寺钟声发,仿佛江船夜半听。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潘耒 郑梦周 张谓 陆容 陈人杰 许敬宗 刘铭传 范致虚 王士祯 赵令畤 徐陵 李九龄 杨炎正 孙星衍 赵葵 潘尼 谢道韫 武则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