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以厝,颂声扬。皇情邈,眷汾襄。岱山高,配林壮。
亭亭耸,云云望。旆葳蕤,驾骙骙。刊金阙,奠玉龟。
形以厝,颂声扬。皇情邈,眷汾襄。岱山高,配林壮。
亭亭耸,云云望。旆葳蕤,驾骙骙。刊金阙,奠玉龟。
这首诗描绘了皇家祭祀的宏大场面与庄重氛围。开篇“形以厝,颂声扬”点明了祭祀活动的进行,通过“形”与“声”的结合,展现了仪式的庄严与隆重。接着,“皇情邈,眷汾襄”表达了帝王对祖先的深切怀念与敬仰之情,将个人情感与历史传承紧密相连。
“岱山高,配林壮”则以自然景观的雄伟来衬托祭祀的神圣与崇高,岱山之高与配林之壮,象征着天地间最伟大的力量与智慧。接下来,“亭亭耸,云云望”描绘了祭坛或神庙的巍峨壮观,仿佛直插云霄,引人注目,令人敬畏。
“旆葳蕤,驾骙骙”中,“旆”指的是随风飘扬的旗帜,而“驾骙骙”则是形容仪仗队列的整齐威严,这两句共同营造出一种肃穆而又充满力量的场景。最后,“刊金阙,奠玉龟”则可能是指在仪式中使用了珍贵的金制宫殿模型和玉制龟甲作为装饰或祭品,进一步强调了仪式的尊贵与神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成功地再现了古代皇家祭祀活动的庄严与隆重,体现了对祖先的崇敬之情以及对天地自然的敬畏之心。
历历银飙帘外落,又是一番节序。
今宵停宝杼,正南部烟花,西风牛女。
端正窥帘,轻狂换盏,多少良俦俊侣。
有白发何戡,青春张绪,流商刻羽。
渐露湿瓜筵,月穿针孔,纱幮无暑。醉摇栀子树。
是郁金堂后西偏路。
谁知道、三生杜牧,前度刘郎,重来还到听歌处。
钿盒一朝分,记不起、长生私语。算此际、情偏苦。
离多会少,岂独天边河鼓。客且歌完金缕。
饾饤天气。况是天涯羁旅。
怊怅类、浮萍飘泊久,伤情处、黯然无语。
且检红绵灯下看,瞥见了、深闺针缕。
想当日、执手叮咛,预料春寒如许。凝伫。
沈吟欲著,几番推去。
任春衣、红藤箱底阁,甘领受、疏风懒雨。
拟向春江传此意,奈江上、双鱼无据。
恨点点杨花,叠叠青山,遮人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