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孙少女太聪明,辨得文章审得声。
轻薄世间皆俗物,重令才士不成名。
亦因好命宜佳婿,安得他人似长卿。
一过临邛春便暖,为君酒醉为君评。
王孙少女太聪明,辨得文章审得声。
轻薄世间皆俗物,重令才士不成名。
亦因好命宜佳婿,安得他人似长卿。
一过临邛春便暖,为君酒醉为君评。
这首诗《文君》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王邦畿所作,通过对卓文君这一历史人物的描绘,展现了对才女智慧与命运的深刻思考。
诗中首先赞扬了文君的聪慧,她能辨别文章的优劣,听得出文字背后的韵律与情感。接着,诗人以“轻薄世间皆俗物”一句,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认为那些浮躁浅薄之人难以理解真正的才华,从而阻碍了有才能之士的名声与成就。
随后,“重令才士不成名”进一步强调了文君对才子命运的影响,暗示她不仅以其才智辨识了真正的艺术价值,也间接地帮助或影响了某些才士的命运。这里或许暗含了文君与司马相如的爱情故事,即“亦因好命宜佳婿”,通过与司马相如的结合,文君不仅成就了自己的爱情,也为对方的才华提供了舞台。
最后,“安得他人似长卿”表达了对文君独特魅力的赞美,以及对能够像司马相如那样得到文君青睐的其他人才的期待。而“一过临邛春便暖,为君酒醉为君评”则描绘了文君在临邛时的场景,通过她的存在,使得周围环境变得温暖,人们在她的陪伴下饮酒畅谈,评价艺术与人生。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文君的智慧与美貌,还借由她与司马相如的故事,探讨了才女与才子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女性在古代社会中的独特地位与作用。
柳风清昼溽。山樱晚,一树高红争熟。轻纱睡初足。
悄无人、欹枕虚檐鸣玉。南园秉烛。
叹流光、容易过目。
送春归去,有无数弄禽,满径新竹。
闲记追欢寻胜,杏栋西厢,粉墙南曲。别长会促。
成何计,奈幽独。
纵湘弦难寄,韩香终在,屏山蝶梦断续。
对沿阶、细草萋萋,为谁自绿。
风雨连朝夕。最惊心、春光晼晚,又过寒食。
落尽一番新桃李,芳草南园似积。
但燕子、归来幽寂。
况是单栖饶惆怅,尽无聊、有梦寒犹力。
春意远,恨虚掷。东君自是人间客。
暂时来、匆匆却去,为谁留得。
走马插花当年事,池畹空馀旧迹。
奈老去、流光堪惜。
杳隔天涯人千里,念无凭、寄此长相忆。
回首处,暮云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