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中秋月色佳甚与宗之对酌天宁寺宝华堂》
《中秋月色佳甚与宗之对酌天宁寺宝华堂》全文
宋 / 李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去年今夕寓通城,犹有新诗寄弟兄。

一自裹囊来海上,更无系帛付鸿征。

禅房酌酒夜方阒,海月窥人光更清。

起舞月中心尚壮,乘槎便欲造蓬瀛。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纲所作的《中秋月色佳甚与宗之对酌天宁寺宝华堂》。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中秋之夜,在天宁寺宝华堂对酌的情景,以及对月色美景的赞美。

首句“去年今夕寓通城,犹有新诗寄弟兄”,诗人回忆起去年此时在通城,虽未能与兄弟们相聚,但仍有新作寄予他们,表达了对兄弟们的思念之情。

接着,“一自裹囊来海上,更无系帛付鸿征”两句,诗人自述从陆地来到海上,没有留下任何信物给远方的亲人或朋友,流露出一种漂泊异乡的孤独感和无奈。

“禅房酌酒夜方阒,海月窥人光更清”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静谧的禅房中饮酒赏月的画面,海上的月亮格外明亮,仿佛在窥视着人间的欢聚,增添了节日的氛围。

最后,“起舞月中心尚壮,乘槎便欲造蓬瀛”两句,诗人被月色之美所感染,起舞于月光之下,心怀壮志,甚至想要乘坐木筏前往传说中的仙岛,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在中秋佳节共赏明月的美好场景,以及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作者介绍
李纲

李纲
朝代:宋   字:伯纪   号:梁溪先生   生辰:1083年-1140年2月5日

李纲(1083年7月27日-1140年2月5日),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常州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李纲登进士第,历官至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
猜你喜欢

送梅节判兼寄谢湖州·其二

明公持节洞庭丘,文采风流礼数优。

朱幡皂盖干城日,青雀黄龙大阅秋。

汉室兴图恢邓禹,唐家谏疏属韩休。

水西开士时相见,烂熳新诗共倡詶。

(0)

草堂夜集

花落银盘蜡炬红,杯行小阁夜无风。

应须通籍金闺里,且要埋头曲蘖中。

石室书紬司马史,草堂吟绝杜陵翁。

酒酣莫笑疏狂甚,我欲相从盖次公。

(0)

送汤子诚帅掾

掾郎匹马南关去,木落江空送雁群。

不但酂侯能给饷,也知韩愈解从军。

连营笳鼓花边合,小队旌旗柳下分。

况是大藩财赋地,哦诗横槊属夫君。

(0)

钱成夫编脩

忆昔钱塘别,于今十载馀。

扶摇鹏鴳异,相失燕鸿如。

代祀临南镇,移家赋卜居。

高林疏雨霁,南望正愁予。

(0)

昆山五咏·其三李侍御墓

散步城南门,始得圆明里。

宰上木己拱,泉下者谁氏。

披榛踏宿草,羡门半狐豸。

勋阀表阡石,云是侍御史。

力行敦古学,名衡其姓李。

世家本江都,娶妇居娄涘。

射策明光殿,看花长安市。

出宰施善教,矧肯猛政理。

至今松陵月,清光照江水。

拜命登霜台,白简冠獬廌。

上言论奸佞,手将逆鳞批。势障狂澜回,屹立中流?。

五贤不一肖,赋咏光传纪。

挂冠归落庵,著述惜寸晷。

硕学邃易经,集传发微旨。

岂唯淑后进,千古垂范轨。

九原不可作,清泪何漇漇。

乡里众富儿,厚葬从奢侈。

黄肠题凑密,劵台文绣被。

可怜土未乾,荒烟横断阯。

后世仰高躅,庶激俗靡靡。

复墓限樵牧,何异子朱子。

(0)

次韵顾玉山感怀

金粟老秃翁,丧女及二妇。

情钟政我辈,况尔中年后。

值兹世浊恶,喧呶互纷揉。

达观了死生,放浪无何有。

汎览经律论,一室仅如斗。

蒲团竹匡床,趺坐各双肘。

心如大圆镜,触处靡不受。

荣辱既俱忘,恒欲烹走狗。

独怜孙与甥,哀哀失慈母。

谁能断嗔爱,毗耶有无垢。

所谈不二法,究竟唯濡首。

宿业想未偿,惊心血屡呕。

深秋天气暄,桑柘叶黝黝。

念子筑杭城,土石躬自负。

城高石易尽,鞭箠无所取。

书来知近况,黧面龟两手。

新谷幸登场,日夜操杵臼。

悉供役夫养,老稚曷糊口。

安得海宇清,关塞忘战守。

归耕对儿女,畜鸡豢肥牡。

侧闻王师出,铁马渡河久。

中军霍嫖姚,报国忠肝剖。

鼓行捣虎穴,若拉枯共朽。

捷书尚未至,西风又衰柳。

思之转郁陶,浇愁唯有酒。

兴亡信有数,蛇断秦鹿走。

荷锸死使埋,四郊多培塿。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吴淑姬 郦炎 祝颢 朱厚熜 顾梦游 黄尊素 赵壹 李约 傅毅 王籍 夏侯湛 郝天挺 吴兰修 沈君攸 莫宣卿 张文姬 安维峻 蒋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