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昆山五咏·其三李侍御墓》
《昆山五咏·其三李侍御墓》全文
明 / 袁华   形式: 古风

散步城南门,始得圆明里。

宰上木己拱,泉下者谁氏。

披榛踏宿草,羡门半狐豸。

勋阀表阡石,云是侍御史。

力行敦古学,名衡其姓李。

世家本江都,娶妇居娄涘。

射策明光殿,看花长安市。

出宰施善教,矧肯猛政理。

至今松陵月,清光照江水。

拜命登霜台,白简冠獬廌。

上言论奸佞,手将逆鳞批。势障狂澜回,屹立中流?。

五贤不一肖,赋咏光传纪。

挂冠归落庵,著述惜寸晷。

硕学邃易经,集传发微旨。

岂唯淑后进,千古垂范轨。

九原不可作,清泪何漇漇。

乡里众富儿,厚葬从奢侈。

黄肠题凑密,劵台文绣被。

可怜土未乾,荒烟横断阯。

后世仰高躅,庶激俗靡靡。

复墓限樵牧,何异子朱子。

(0)
鉴赏

这首明代袁华的《昆山五咏(其三)李侍御墓》是一首描绘李侍御墓地的诗,通过对墓地环境的描绘和对李侍御生平事迹的追忆,表达了对这位贤能官员的敬仰与哀思。首句“散步城南门,始得圆明里”点出墓地所在,接着通过“宰上木己拱,泉下者谁氏”暗示墓主身份,以及“披榛踏宿草,羡门半狐豸”描绘墓地的荒凉与寂寥。

诗中提到李侍御的家族背景、科举经历以及为官之道,“勋阀表阡石,云是侍御史”、“力行敦古学,名衡其姓李”、“射策明光殿,看花长安市”,显示出他的才学和品性。他注重教育,反对严苛统治,“出宰施善教,矧肯猛政理”,并以公正闻名。

李侍御的辞官归隐与学术成就也得到提及,“挂冠归落庵,著述惜寸晷”,他深入研究易经,留下深刻见解。“硕学邃易经,集传发微旨”,他的学问不仅影响后辈,更是千古典范。然而,墓地的荒芜与世俗的奢华形成对比,“黄肠题凑密,券台文绣被”,诗人感叹“可怜土未乾,荒烟横断阯”。

最后,诗人寄望后人能从李侍御的事迹中受到激励,改变不良风气,“后世仰高躅,庶激俗靡靡”。他提出限制樵牧以保护墓地,这与朱子的主张相似,体现了对传统美德的坚守。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既是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也是对社会风气的反思,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作者介绍

袁华
朝代:明

苏州府昆山人,字子英。工诗,长于乐府。洪武初为苏州府学训导。有《可传集》、《耕学斋诗集》。
猜你喜欢

昼睡

体中小不佳,惟睡可以休。

睡美自成梦,去为万里游。

万里游尚可,乃复有得丧。

漂摇一叶舟,掀舞千重浪。

午鸡忽惊起,向梦安在哉。

童子解原梦,篝火具茶杯。

(0)

春日杂题六首·其三

野水如棋枰,所至各成村。

炊烟出茆屋,碓声隔柴门。

树阴同戏儿,多已长子孙。

安居无暴敛,何以报国恩。

(0)

贫甚卖常用酒杯作诗自戏

桃李成尘浑不数,海棠也作胭脂雨。

清明未到春已空,枝上流莺替人语。

逢春日日合醉归,莫笑典衣穷杜甫。

生时不肯浇舌本,死后空持酹坟土。

门前三百里湖光,天与先生作醉乡。

银杯羽化不须叹,多钱使人生窟郎。

(0)

试笔

人间元无第一手,万事端如屈伸肘。

但能看破即超然,何代商山无四叟。

老民自视中何有,倾身经营一杯酒。

此外管城差可人,相从且作明窗友。

(0)

夜雨

江边依旧钓舟横,万事何曾有一成。

空忆庐山风雨夜,自吹小灶煮蔓菁。

(0)

夜投山家四首·其三

生草茨庐荆作扉,数家烟火自相依。

大儿饲犊舍边去,小儿捕鱼溪口归。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商衟 高茂卿 岳伯川 邾仲谊 庾吉甫 脱脱 李寿卿 汪元亨 高文秀 不忽木 睢景臣 陈敷 胡奎 卢龙云 曹家达 彭汝砺 释德洪 邵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