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临春水》
《临春水》全文
宋 / 宋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尽日临春水,非关问要津。

舟行鱼避楫,岸坐草留人。

香萼千红糁,苔花小翠鳞。

已堪遗俗虑,何必擉江滨。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línchūnshuǐ
sòng / sòngxiáng

jìnlínchūnshuǐfēiguānwènyàojīn

zhōuxíngànzuòcǎoliúrén

xiāngèqiānhóngshēntáihuāxiǎocuìlín

kānchuòjiāngbīn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天的景象,诗人在春水之滨,感受到自然界生机勃勃的美好。"尽日临春水,非关问要津"表明诗人全日都在春水边,不是为了询问渡口的重要性。这里的“问要津”可能是指观赏或探寻,而不是出于实用的目的。

"舟行鱼避楫,岸坐草留人"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景象:船只在水面上航行,鱼儿为了避开船桨而躲藏起来;岸边的长椅上铺满了草,好像在等待着人们来坐。

接下来的两句"香萼千红糁,苔花小翠鳞"则是对春日景色的细腻描写。"香萼"指的是花朵,"千红糁"形容鲜艳的花瓣像绒毯一样铺满;"苔花"指的是地衣之类的小花,"小翠鳞"则是形容它们细小而有着翠绿色泽。

最后两句"已堪遗俗虑,何必擉江滨"表达了诗人对传统习俗的怀念与思考。"已堪"意味着已经可以,"遗俗虑"是指回忆和思索过去的风俗,而"何必擉江滨"则是在询问,为何一定要在江边寻找这些回忆和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自然美景的描绘,流露出诗人对于传统习俗的怀念之情,以及在大自然中寻找心灵寄托的意境。

作者介绍
宋庠

宋庠
朝代:宋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猜你喜欢

西塔

秋山何秀整,风磴颇峥嵘。

寺古残僧病,门深旧犬迎。

崖蜂将割蜜,涧鸟自呼名。

毳衲典刑在,萧然物外情。

(0)

昙珠昙规二禅者归湖外乞诗二首·其一

淑气纷花药,喧风乐鸟乌。

山僧来访别,稚子竟传呼。

喷玉渥洼种,行沙沧海珠。

湘天多过雁,能寄尺书无。

(0)

赋米芾所画金山图

忆昔扁舟帆正落,杨子江头风浪恶。

江心楼台浑欲沈,不独能高瓦棺阁。

晚山接天波面平,白鸥去边钟磬鸣。

云昏上头不可到,往来余怀今未宁。

楚狂澹墨扫绢素,澄神卧游知处所。

欲披雾牖寻野僧,反向烟汀辨江树。

新诗葱茜工于画,川岑想像高堂挂。

骅骝绝尘走千里,何劳远处幽并夜。

渐到浔阳不复前,安得仙山来眼边。

断非毗耶掌中取,直疑壶公谪处天。

新诗妙画真有益,张衡南都能毕力。

不如此诗气崷崒,却使丹青句中识。

(0)

谢人见过

门无褦襶轩车过,草庐寂寂南阳卧。

夫君掀髯来扣关,不减昔日陈惊座。

肉食者鄙无远谋,喜君义气横霜秋。

已看献策尊王室,白笔应须上黑头。

(0)

阻风涛湓浦舍舟由山北以归

自发郎官湖,挂席如江练。

系舟浔阳郭,风涛中夜变。

携孥坐菰蒲,惊叹杂凫雁。

明当度山椒,聊宽故园眼。

(0)

读西京杂记十三首次渊明读山海经韵·其八

子云识奇字,辨舌非所长。

有宅才一区,安贫固其常。

深沉草玄腹,如裹万里粮。

苦心梦吐凤,流传今未央。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余菊庵 黄绮 陈仁德 邓潜 冯振 林庚白 姚鹓雏 王季思 罗锦堂 吴玉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