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生临广隰,潘子望洪河。
同轸怀归思,俱兴年逝歌。
曰余异二子,承睫泪滂沱。
剖符瀛海外,结绶层山阿。
因心留恻悯,恕已息烦苛。
缮筑循时隙,兴动藉民和。
高门惟壮丽,修雉亦骈罗。
层楼亦攀陟,复道亦经过。
昧旦清音上,风气入纤萝。
云起垂天翼,水动连山枝。
奔涛延澜汗,积翠远嵯峨。
乡关屡回曲,还顾杳蹉跎。
曾微肃肃羽,望路空如何。
王生临广隰,潘子望洪河。
同轸怀归思,俱兴年逝歌。
曰余异二子,承睫泪滂沱。
剖符瀛海外,结绶层山阿。
因心留恻悯,恕已息烦苛。
缮筑循时隙,兴动藉民和。
高门惟壮丽,修雉亦骈罗。
层楼亦攀陟,复道亦经过。
昧旦清音上,风气入纤萝。
云起垂天翼,水动连山枝。
奔涛延澜汗,积翠远嵯峨。
乡关屡回曲,还顾杳蹉跎。
曾微肃肃羽,望路空如何。
这首诗描绘了王生与潘子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以及王生在远离家乡的官场生活中的复杂情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景象来比喻人的情感和官场的生活状态。
首句“王生临广隰,潘子望洪河”,以王生面对广阔低洼之地,潘子眺望浩瀚大河的形象,象征着两人对故乡的深情凝望。接着“同轸怀归思,俱兴年逝歌”表达了他们共同的思乡之情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曰余异二子,承睫泪滂沱”则点明了诗人与王生、潘子的不同心境,通过“承睫泪滂沱”的形象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沉重与哀伤。
“剖符瀛海外,结绶层山阿”描述了诗人远离家乡,身居官场的情景,通过“剖符”、“结绶”等官场术语,展现了官场生活的庄严与繁复。
“因心留恻悯,恕已息烦苛”表现了诗人内心对百姓疾苦的同情与关怀,以及他试图减轻官府苛政的努力。
“缮筑循时隙,兴动藉民和”描绘了诗人治理地方、关注民生的行动,体现了他作为官员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高门惟壮丽,修雉亦骈罗”通过描写宏伟的建筑,展现了官场的权势与繁华。
“层楼亦攀陟,复道亦经过”描绘了诗人日常巡视的场景,体现了他对工作的投入与勤勉。
“昧旦清音上,风气入纤萝”通过清晨清脆的鸟鸣声与轻柔的风,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
“云起垂天翼,水动连山枝”以云的飘动、水的波动,象征着自然界的力量与变化,同时也隐喻了诗人内心情感的起伏。
“奔涛延澜汗,积翠远嵯峨”描绘了江河的奔腾与山峦的高耸,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美,也寓意了诗人面对官场挑战的决心与勇气。
“乡关屡回曲,还顾杳蹉跎”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以及对未来的迷茫与期待。
“曾微肃肃羽,望路空如何”以鸟儿的飞翔与道路的遥不可及,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理想的向往,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与困惑。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对官场生活的复杂感受,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
太匆匆。悔十年读律,万轴付尘封。
鹤迓人归,云扶梦住,杜门春扫残红。
喜奎壁、星明故国,十三州、脱剑尽歌风。
一代名臣,千秋绝学,都在书丛。
犹记鸳湖作宰,看诸生衮衮,门庆登龙。
桃李阴成,嫏环秘泄,文光十丈腾虹。
最珍重、缥缃世业,展生绡、依旧古香浓。
应笑鲁论半部,学究冬烘。
武林沈母,论阃仪、端第一流人物。
桓氏少君梁德曜,犹恨多名少福。
夫品耆英,子才王佐,古史伊谁匹。
令仪堆积,不能写尽湘帖。
忽然鸾驭仙游,白云缥缈,瞻望匪风急。
三凤一胞毛羽戢,梁父孤吟抱膝。
锦诰何期,素车乍驱,哀痕何时极。
山路纡絗,衣冠粲粲如雪。
云琐吴山,重阳近、满城风雨。
层楼外、摩挲病眼,尚堪延伫。
采菊有谁忘世虑,催租底事妨诗句。
纵乌巾、潦倒不禁秋,犹能赋。村隐隐,牛羊路。
烟冉冉,蒹葭渡。是几番兴废,几番今古。
世乱可堪逢节序,身闲犹有余风度。
且凭高、呼酒发狂歌,愁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