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后洗妆池,琵琶听罢时。
杨花莫飞去,留伴大阏氏。
辽后洗妆池,琵琶听罢时。
杨花莫飞去,留伴大阏氏。
这首《辽宫词》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通过对辽宫中的场景描绘,展现了深宫内的哀愁与寂寞。
“辽后洗妆池”,开篇以“辽后”点明人物身份,暗示其地位尊贵,而“洗妆池”则营造出一种静谧、幽深的环境氛围,仿佛是在诉说着辽后内心的细腻情感与复杂思绪。
“琵琶听罢时”,进一步描绘了辽后的生活情景,琵琶声在宫中回荡,既是一种音乐享受,也是孤独与寂寞的象征。通过“听罢”二字,可以感受到辽后在音乐的陪伴下,暂时忘却了外界的喧嚣与自己的孤独。
“杨花莫飞去,留伴大阏氏。”最后两句,以杨花(柳絮)为喻,表达了对陪伴的渴望。杨花随风飘散,象征着辽后的孤独与无助,希望它们能留在身边,陪伴自己,寓意着对友情、爱情的深切渴望和对陪伴的珍惜。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辽后在深宫中的孤独与寂寞,以及对陪伴的渴望,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
御笔亲批翰长衔,夜开金殿送瑶缄。
平明玉案临宣室,已见龙光出傅岩。
渥洼龙种散云时,千里繁花乍别离。
中有重臣承霈泽,外无轻虏犯旌旗。
山川自与郊坰合,帐幕时因水草移。
敢谢亲贤得琼玉,仲宣能赋亦能诗。
礼足一垂泪,医王知病由。
风萤方喜夜,露槿已伤秋。
顾以儿童爱,每从仁者求。
将祈竟何得,灭迹在缁流。
草气厨烟咽不开,绕床连壁尽生苔。
常时多病因多雨,那敢烦君车马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