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冬到南海,驱马韩山湾。
繁霜野水落,鳄溪清且寒。
伊昔潜修鳞,白日飞风湍。
壮哉昌黎翁,洪流静而安。
伊余谒遗庙,兼以穷遐观。
地古白云灭,潮来沧海宽。
夫子继芳躅,而能障波澜。
丈夫遇知己,迟暮弹吾冠。
穷冬到南海,驱马韩山湾。
繁霜野水落,鳄溪清且寒。
伊昔潜修鳞,白日飞风湍。
壮哉昌黎翁,洪流静而安。
伊余谒遗庙,兼以穷遐观。
地古白云灭,潮来沧海宽。
夫子继芳躅,而能障波澜。
丈夫遇知己,迟暮弹吾冠。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林鸿在南海拜谒昌黎先生祠堂的场景,同时向王潮州表达敬意。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景象和历史人物的典故,展现了诗人对先贤的景仰之情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感慨。
首句“穷冬到南海,驱马韩山湾”描绘了诗人冬季远行至南海,穿越韩山湾的情景,体现了旅途的艰辛与决心。接着,“繁霜野水落,鳄溪清且寒”通过描写野外的霜冻、清澈寒冷的鳄溪,营造出一种肃穆而清冷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沉静与坚定。
“伊昔潜修鳞,白日飞风湍”引用了古人修道成仙的传说,将昌黎先生比作深藏不露的龙,象征其非凡的才华与成就。接下来,“壮哉昌黎翁,洪流静而安”赞美昌黎先生如洪流般宽广的胸襟与宁静的心境,表达了对先贤的崇敬之情。
“伊余谒遗庙,兼以穷遐观”表明诗人不仅拜谒了昌黎先生的祠堂,还远眺四周的景色,表达了对先贤精神的追求与向往。随后,“地古白云灭,潮来沧海宽”描绘了古地上的白云消散,潮水涌来,大海变得更加广阔,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世界的无垠。
最后,“夫子继芳躅,而能障波澜。丈夫遇知己,迟暮弹吾冠”表达了诗人对昌黎先生的继承与超越,以及在遇到知音时的感慨与自我反思。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与历史人物的融合,展现了诗人对先贤的景仰、对自我命运的思考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泛泛古城隅,中流极凝睇。
击楫时奋昂,十已六七际。
风伯何飘摇,阴云极排翳。
白日将无光,飞沙触人眦。
浊浪抛几寻,船欹柁难捩。
吁嗟湘君祠,咫尺不可济。
重华去已远,即此亦云契。
悠悠百世心,瞻望增泗涕。
事变难预防,对面成乖戾。
风乎无太劳,天道终开霁。
垂杨绿堪染,黄鸟鸣不歇。
春来念朋旧,游衍兴超忽。
腊时酒已清,河渚茵初发。
欣来即命筹,乐至岂待节。
张筵金沙堰,鸣葭朱林樾。
攀花赠长谣,临觞促馀阕。
离群戚不浅,感物衷屡结。
劳生销华簪,徇禄涉穷发。
自乖沈冥理,已絷浊水辙。
旧书恒自简,远梦竟难达。
洒泪夷梁道,浮云望中没。
玉蟾光九土,时复有缺蚀。
君看行天龙,亦作寒湫蛰。
一屈复一伸,达人具天德。
凤食乃琅玕,岂受䲭鸢嚇。
骊颔明珠光,相将慎出入。
执戟二十载,岂求他人识。
我道在寥廓,好之恐不力。
赠君杜蘅草,庶见君子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