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瑟瑟胡马鸣,君今弃我何远行。
阴山雪花大如掌,黄云出没单于营。
万里龙沙那可见,将军大小七十战。
捷书奏入建章宫,寄我云中一只箭。
北风瑟瑟胡马鸣,君今弃我何远行。
阴山雪花大如掌,黄云出没单于营。
万里龙沙那可见,将军大小七十战。
捷书奏入建章宫,寄我云中一只箭。
这首明代诗人卢楠的《送人之塞上》描绘了一幅边塞离别的场景。首句“北风瑟瑟胡马鸣”,以北风和胡马的嘶鸣声渲染出苍凉而壮阔的氛围,暗示了友人即将踏上征程的艰难。接着,“君今弃我何远行”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与关切。
“阴山雪花大如掌,黄云出没单于营”两句,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描绘了边疆的恶劣气候和敌营的隐秘,展现了友人身处的险境。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将雪花比作手掌,形象地写出其大而密集,暗示了环境的严寒和战争的紧张。
“万里龙沙那可见,将军大小七十战”进一步赞美了友人的英勇与经历,万里边疆的荒漠之地,友人已参与过多场战斗,显示出他的坚韧与功绩。“捷书奏入建章宫,寄我云中一只箭”则以想象的方式,表达对友人胜利消息的期待,以及他们之间深厚的友情,即使相隔千里,仍能寄托思念之情于箭矢之中。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生动,既表现了边塞生活的艰辛,又赞扬了友人的英勇,是一首富有边塞特色的送别诗。
去秋涪江木落时,臂枪走马谁家儿。
到今不知白骨处,部曲有去皆无归。
遂州城中汉节在,遂州城外巴人稀。
战场冤魂每夜哭,空令野营猛士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