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去秋行》
《去秋行》全文
唐 / 杜甫   形式: 古风

去秋涪江木落时,臂枪走马谁家儿。

到今不知白骨处,部曲有去皆无归。

遂州城中汉节在,遂州城外巴人稀。

战场冤魂每夜哭,空令野营猛士悲。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qiūxíng
táng /

qiūjiāngluòshíqiāngzǒushuíjiāér

dàojīnzhībáichùyǒujiēguī

suìzhōuchéngzhōnghànjiézàisuìzhōuchéngwàirén

zhànchǎngyuānhúnměikōnglìngyíngměngshìbēi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战争留下的荒凉画面,通过对比和反差手法,抒发了诗人对战乱后果的深切感慨。

"去秋涪江木落时,臂枪走马谁家儿。" 这两句设定了季节背景和战争场景,秋天的涪江(今四川东部),树叶飘零,而战事连绵,武士策马持枪,行迹未定,使人不禁思索这些武士是哪家的子弟。

"到今不知白骨处,部曲有去皆无归。" 这两句表达了战争带来的毁灭和哀伤,时至今日,那些战死者的遗骨已难以辨识,而那些征战的部队往事,如今亦成永不再回的过往。

"遂州城中汉节在,遂州城外巴人稀。" 这两句则描绘了民族交融与隔绝的情形,遂州城内外,汉族和少数民族的生活并存,但少数民族如巴人,在这座城外显得格外稀少。

"战场冤魂每夜哭,空令野营猛士悲。" 最后两句则是对战争中无辜死去者的哀悼,以及对仍在野外坚守的勇士们所感到的同情与悲凉,他们在黑夜里听着阵亡将士冤魂的哭泣声,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哀伤。

整首诗通过对战争废墟和生灵哀伤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于战乱的深刻反思和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
朝代:唐   字:子美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生辰:712-770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猜你喜欢

踏青游·竹外溪边

竹外溪边,一枝破寒卫腊。
莹素肌、玉雕冰刻。
赋闲标,足馀韵,岂同常格。
最风流,生来处处尽好,别得造化工力。
疏影幽香,意思迥然殊绝。
算不枉、诗人分别。
冻云深,凉月皎,愈增清冽。
大潇洒,尤得静中雅趣,不许莺栖燕歇。

(0)

临江仙·问道春来相识否

问道春来相识否,岭头昨夜开花。
水村烟坞寄生涯。
月寒疏影淡,整整复斜斜。
素面玉妃嫌粉污,晨妆洗尽铅华。
香肌应只饭胡麻。
年年如许瘦,知是阿谁家。

(0)

临江仙·家住天门阊阖外

家住天门阊阖外,别来几度花开。
近传消息到江淮。
玉京知好在,金阙尚崔嵬。
流落江南山尽处,雨馀苍翠成堆。
暂同溪馆醉尊罍。
恐随丹诏动,且任玉山颓。

(0)

临江仙·寂寞久无红袖饮

寂寞久无红袖饮,忽逢皓齿轻讴。
坐令孤客洗穷愁。
谁知沅水上,却似洛城游。
闻道辰溪贤令长,深房别锁明眸。
多年铅鼎养青虬。
不应携妓女,骑鹤上扬州。

(0)

临江仙·帘外东风吹断梦

帘外东风吹断梦,卷帘人探春还。
一枝疏影动檐间。
鸳鸯□瓦冷,霜月堕栏干。
闻道寿阳如许好,晨妆洗尽微殷。
可怜玉骨瘦孱孱。
谁家长笛□,吹彻玉楼寒。

(0)

点绛唇·玉漏春迟

玉漏春迟,铁关金锁星桥夜。
暗尘随马。
明月应无价。
天半朱楼,银汉星光射。
更深也。
翠娥如画。
犹在凉蟾下。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赵孟坚 李洞 丁谓 姚广孝 沈一贯 李德裕 翁卷 司空曙 李颀 卢仝 唐时升 高士奇 阮阅 查慎行 蔡肇 叶小鸾 陈衍 卢祖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