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香红雾不教归,碧玉池头入望微。
十丈华峰安可即,一枝禁闼自相依。
凄波不斗朱颜丽,太液应羞解语肥。
向晚凉飔吹雨过,翠盘擎出尽珠玑。
暖香红雾不教归,碧玉池头入望微。
十丈华峰安可即,一枝禁闼自相依。
凄波不斗朱颜丽,太液应羞解语肥。
向晚凉飔吹雨过,翠盘擎出尽珠玑。
此诗描绘了东关门处荷花盛开的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荷花之美与环境之雅。首句“暖香红雾不教归”,以“暖香”形容荷花散发的香气,而“红雾”则暗示了荷花在晨光中朦胧的美丽,仿佛置身于一片温暖的香气之中,难以离去。接下来,“碧玉池头入望微”一句,将荷塘比作碧玉般的镜面,荷花在其中若隐若现,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幽静。
“十丈华峰安可即,一枝禁闼自相依”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将荷花比作华美的山峰,虽高不可攀,却在“禁闼”(宫门)中自成一体,独立而生,表达了对荷花高洁品质的赞美。接着,“凄波不斗朱颜丽,太液应羞解语肥”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荷花的自然之美,即使在水波的映衬下,也无需言语,其鲜艳的色彩已足以令太液池(古代皇家园林中的湖泊)感到羞愧,进一步突出了荷花的独特魅力。
最后,“向晚凉飔吹雨过,翠盘擎出尽珠玑”描绘了傍晚时分,微风吹过,细雨飘落,翠绿的荷叶上凝聚着晶莹剔透的水珠,犹如珍珠一般,生动地展现了荷叶与水珠的和谐之美。整首诗通过对荷花及其周围环境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荷花的自然美,也蕴含了诗人对高洁品质的向往和追求,体现了清雅脱俗的艺术风格。
朝瞻出岫云,日暮不归山。
昔我送君行,一去会面难。
道路既阻修,人事日益艰。
悠悠楚江远,渺渺燕云寒。
抚兹五中裂,念往恻肺肝。
昔别十六载,契阔意回环。
相逢未经岁,握手不尽欢。
骊歌促遵道,泣涕如汍澜。
感姊视我厚,霜鬓孩提看。
勖我抚孤儿,辛勤答重泉。
如何舍我去,寤寐无时安。
寒燠莫我顾,疴痒孰与言。
尺书千里来,谆谆教愚顽。
洗心涤烦虑,铭此金石篇。
君如青松枝,劲质含清妍。
我如拔心草,摇落愁霜天。
安得凌长风,送我至君前。
相依共辰夕,庶慰迟暮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