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霭里,又暂落归帆,赋情潇洒。
念昔游曾是,湖山坐拥如画。城郭残照挂。
听霜鸿飞下。怅望久,梦堕烟波,亦恋鸥社。还惹。
软红恨影,泪掩黄公垆畔话。
但怜我、天涯倦旅,何时共尊把。
拗梅未寄,对然然、春灯遥夜。
吊故国,漫咏空城浪打。
碧霭里,又暂落归帆,赋情潇洒。
念昔游曾是,湖山坐拥如画。城郭残照挂。
听霜鸿飞下。怅望久,梦堕烟波,亦恋鸥社。还惹。
软红恨影,泪掩黄公垆畔话。
但怜我、天涯倦旅,何时共尊把。
拗梅未寄,对然然、春灯遥夜。
吊故国,漫咏空城浪打。
这首《芳草渡》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夏孙桐所作,是对故乡与过往回忆的深情追忆。诗中描绘了碧霭中的归帆,湖山之美,以及城郭残照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淡淡的离愁别绪和对往日时光的怀念。
“碧霭里,又暂落归帆”,开篇即以“碧霭”渲染出一种朦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归帆的短暂落下,仿佛预示着离别的哀愁。“赋情潇洒”,则表达了诗人面对此景时的洒脱与情感的释放。
“念昔游曾是,湖山坐拥如画”,回忆起往昔的游览,湖光山色如同画卷般美丽,流露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城郭残照挂”,夕阳西下,城郭被余晖映照,增添了几分苍凉之感。
“听霜鸿飞下”,霜降时节,鸿雁南飞,诗人通过听觉感受,进一步深化了季节更替、时光流逝的主题。“怅望久,梦堕烟波,亦恋鸥社”,长久的怅望,梦境似乎坠入了烟波之中,对鸥群的依恋,暗含着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留恋。
“还惹。软红恨影,泪掩黄公垆畔话”,“软红恨影”借用了杜牧诗句,表达了对繁华背后孤独与遗憾的感慨,“泪掩黄公垆畔话”,黄公垆是古代酒肆的代称,此处指饮酒言欢,泪眼婆娑,表达了对过去欢乐时光的怀念与不舍。
“但怜我、天涯倦旅,何时共尊把”,诗人自问,是否能与远方的友人一同举杯畅饮,表达了对相聚的渴望与无奈。“拗梅未寄,对然然、春灯遥夜”,“拗梅”可能是指折梅寄情,但梅未寄出,只能对着灯火长夜,表达了思念之情无法传递的遗憾。
“吊故国,漫咏空城浪打”,最后两句,诗人通过对故国的凭吊,以及空城被浪花拍打的景象,表达了对历史变迁、人事沧桑的感慨,以及对过往岁月的深深怀念。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故乡与往日时光的深切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迟日千花艳,开帘双燕飞。
好山晴拂汉,远水静含晖。
细草争青出,佳人薄暮归。
此时春思乱,未觉向来非。
使君天下士,岂止临一州。
此州久废乱,弄兵非鼠偷。
使君医国手,顿若沈疴瘳。
下免北征苦,上宽南顾忧。
坏堤防蚁穴,回澜障东流。
潢污与行潦,咸可供荐羞。
幕府罗俊彦,巨细靡不收。
天生一世人,异趣各有求。
卢溪老病叟,十年不浪游。
失脚入城府,本自非人谋。
贤侯新下车,采瞩加穷搜。
邻里辄惊怪,出门争挽留。
平生江海思,径坐大孤秀,犹沈百寮底。
朅来尉吾邦,声华愈晔炜。
诸公用法律,领略极不似。
輶轩日边来,愿采书于纸。
笔势斓斑如虎卧,何止风流盖江左。
新诗吟出鸾凤音,晓莺未啼春欲破。
始知李白飘然思,俊语天成安用些。
凤箫声不类人间,玉管定非人所作。
可怜洛下书生冷,雷转空肠发清饿。
终日长哦学不成,掩鼻皱眉相赞佐。
与公并辔且西游,举扇勿忧尘土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