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山流水水中山,尽日青藜共往还。
更向僧房看图画,不知身在画图间。
云山流水水中山,尽日青藜共往还。
更向僧房看图画,不知身在画图间。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水画卷,诗人舒亶以云山流水为背景,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自己与青藜相伴,悠然漫步于山间的场景。"云山流水水中山"一句,通过叠词和倒置的视角,既写出山势起伏,又暗示了水中的倒影,富有动态美。"尽日青藜共往还"则表达了诗人与自然的亲近和对日常生活的满足,仿佛时间在山林之间悄然流逝。
诗人进一步走进僧房欣赏图画,却发现身处的环境本身就是一幅绝美的画图,这种艺术与现实的交融,让人产生恍若梦境的感觉。整首诗寓情于景,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超脱尘世的向往,以及对生活艺术化的审美体验。
雨余天,悄晚霞净卷,高涌素轮圆。
殿宇森寒,蓬瀛清澈,此意待证群仙。
猛回首、关河历历,试默省、归思在秋先。
辽海尘沙,金台幻梦,老却游鞭。
凝望家山何许,认九疑缥缈,云影联绵。
桂蕊簪金,竹枝戛玉,团坐儿女婵娟。
可忆否、天涯倦客,吟魂远、飞渡洞庭船。
坐久霜华沁骨,瘦枕攲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