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来小宗伯,日侍太夫人。
地占梁溪胜,风流岘首春。
版舆随处乐,綵服逐时新。
欻断萱堂梦,居然迹已陈。
向来小宗伯,日侍太夫人。
地占梁溪胜,风流岘首春。
版舆随处乐,綵服逐时新。
欻断萱堂梦,居然迹已陈。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蔡戡为悼念齐子馀的母亲太夫人王氏所作的挽诗第二首。诗中表达了对太夫人的敬仰和怀念之情,以及对她的生活态度和优雅风度的赞美。
"向来小宗伯",这里的"小宗伯"是对太夫人的尊称,暗示她出身名门,地位显赫。"日侍太夫人"则描绘了她平日里受到子女们的尊敬和陪伴,生活尊贵而和谐。
"地占梁溪胜",梁溪是无锡的别称,暗示太夫人生活在风景优美的地方,如同岘首山一样充满春意,寓意她的生活环境清幽雅致。
"版舆随处乐","版舆"指古代贵族出行乘坐的轻便车辆,此处表示太夫人无论走到哪里都能享受生活的乐趣,心境愉悦。
"綵服逐时新","綵服"指华丽的衣服,"逐时新"则形容太夫人总是保持时尚,热爱生活,追求新鲜事物。
"欻断萱堂梦","萱堂"常用来指母亲,"欻断"表达突然中断的意思,暗示太夫人的离世让家人悲痛,梦境中的欢聚瞬间消失。
"居然迹已陈","居然"出乎意料,"迹已陈"指太夫人的足迹已经停止,暗指她的生命已经结束,令人感慨万分。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太夫人高贵的生活品质和乐观的人生态度,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逝者的深深哀思。
晨游柴阁峰,暮宿山下村。
村老见余喜,为余开一尊。
举杯未及饮,暴卒来入门。
柴衣挟刀斧,草草十馀人。
夺我席上酒,掣我盘中飧。
主人退后立,敛手反如宾。
中庭有奇树,种来三十春。
主人惜不得,持斧断其根。
口称采造家,身属神策军。
主人慎勿语,中尉正承恩。
我说南中事,君应不愿听。
曾经身困苦,不觉语叮咛。
烧处愁云梦,波时忆洞庭。
春畬烟勃勃,秋瘴露冥冥。
蚊蚋经冬活,鱼龙欲雨腥。
水虫能射影,山鬼解藏形。
穴掉巴蛇尾,林飘鸩鸟翎。
飓风千里黑,䕭草四时青。
客似惊弦雁,舟如委浪萍。
谁人劝言笑,何计慰漂零。
慎勿琴离膝,长须酒满瓶。
大都从此去,宜醉不宜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