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烛影摇红.丁巳上元夜泊河桥》
《烛影摇红.丁巳上元夜泊河桥》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烛影摇红

露驿烟庄,一般箫鼓千门沸。

银毯綵幔四围红,漾遍斜桥里。曼衍鱼龙百戏。

闹蛾儿、游童成队。非无粉帕,亦有檀钗,暗中潜坠。

回首春城,上元风景依稀记。

今宵一棹缆烟汀,懒打看灯谜。且引村醪自醉。

枕渔蓑、和愁早睡。迢迢往绪,历历前情,付之流水。

(0)
鉴赏

这首《烛影摇红》描绘了丁巳年上元之夜,诗人泊舟河桥所见的一幅生动热闹的节日景象。开篇“露驿烟庄,一般箫鼓千门沸”,以露水沾湿的驿站与烟雾缭绕的村庄为背景,渲染出节日的喜庆氛围,千家万户的箫鼓声此起彼伏,展现出节日的热闹与欢腾。

接着,“银毯綵幔四围红,漾遍斜桥里”两句,通过比喻手法,将夜晚的灯光比作银毯,彩幔则映衬出红色的光芒,这些色彩在斜桥周围荡漾,营造出一种温馨而浪漫的视觉效果。这种细腻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节日的繁华,也体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曼衍鱼龙百戏。闹蛾儿、游童成队”描绘了各种杂耍表演的场景,鱼龙舞动,热闹非凡,孩子们也结伴出游,增添了节日的欢乐气氛。“非无粉帕,亦有檀钗,暗中潜坠”则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人们在欢庆中不经意间遗落的小物件,这些小细节使得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回首春城,上元风景依稀记”一句,诗人回忆起往昔的上元节情景,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接下来,“今宵一棹缆烟汀,懒打看灯谜”描述了诗人此刻泊舟河畔,不愿参与猜灯谜游戏,而是选择静静地享受这份宁静与悠闲,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淡泊与超然。

最后,“且引村醪自醉。枕渔蓑、和愁早睡。迢迢往绪,历历前情,付之流水”表达了诗人借酒浇愁,希望将过去的思绪与情感都随流水而去,既是对过去的一种释怀,也是对未来的一种期待。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上元之夜的繁华与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既有对节日热闹场面的描绘,也有对个人情感的深刻反思,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鹿鸣燕次韵和权帅汤提刑时二弟皆预乡荐

使家亲劝驾,贱子辱同升。

晓月鸰原聚,秋空雁字凌。

燕山惭五桂,西海继三鹏。

况藉吹嘘力,扶摇正可乘。

(0)

和陈正己九日公安道中韵

何处山无九日花,故人相遇即为家。

君方去著风前帽,我已寒如露后葭。

久闭柴门陶岁月,晚凭儿子送生涯。

眼看一树堂堂去,双鬓那能不早华。

(0)

次韵答吴阜之投赠

沈沈寒甃绠千寻,澹澹疏弦瑟五音。

读罢自今三太息,个中应有一生心。

君真骨相超凡马,我已情怀学展禽。

肯为明时当许事,科场文字未须深。

(0)

不出

老子年来惊五馈,闭门不出动经旬。

谁家花有倾城色,何处园无持酒人。

直以故书消遣日,短于佳句柰何春。

东君似欲相料理,柳外风来絮满身。

(0)

悼亡

死别生难见,生离死会逢。

休凭海山信,浪觅少翁容。

春院无新迹,罗衣有旧缝。

昨朝桃李艳,今日绿阴重。

(0)

菊花

黄花照眼又经秋,山自青青江自流。

多谢龙头鳌禁客,年年把酒到江楼。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