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峰点寥廓,霄汉疑可梯。
玉水环城阴,滟滟方拍堤。
层台擅二美,吾策时一携。
何当蜡我屐,更欲照以犀。
尘劳不相赦,竟类穷途迷。
我生麋鹿尔,不羡驾辂骊。
向来丘壑怀,语发人所诋。
长安黑头公,玉勒朝金闺。
山林出戏言,广已无端倪。
谁收遮日手,归把耕雨犁。
纷纷尘土中,等是舞瓮鸡。
颇闻山水间,幽子饭藿藜。
行当践此语,绝境同攀跻。
玉峰点寥廓,霄汉疑可梯。
玉水环城阴,滟滟方拍堤。
层台擅二美,吾策时一携。
何当蜡我屐,更欲照以犀。
尘劳不相赦,竟类穷途迷。
我生麋鹿尔,不羡驾辂骊。
向来丘壑怀,语发人所诋。
长安黑头公,玉勒朝金闺。
山林出戏言,广已无端倪。
谁收遮日手,归把耕雨犁。
纷纷尘土中,等是舞瓮鸡。
颇闻山水间,幽子饭藿藜。
行当践此语,绝境同攀跻。
这首诗描绘了信州禅月台的壮丽景色和诗人的情感寄托。首句“玉峰点寥廓”以玉峰点缀广阔的天空,给人以高远辽阔之感;“霄汉疑可梯”则表达了登临之意,暗示禅月台的高峻。接下来,“玉水环城阴,滟滟方拍堤”写出了清澈的流水环绕城市,波光粼粼,拍打着堤岸,景色宜人。
诗人感慨自己有机会时常登临这美景:“层台擅二美,吾策时一携。”然而,他感叹世俗的纷扰无法解脱:“尘劳不相赦,竟类穷途迷。”他自比为麋鹿,表示不羡慕官场生活,表达对丘壑山林的向往。“向来丘壑怀,语发人所诋”揭示了他的话语常常被误解,与京城权贵形成对比。
“长安黑头公,玉勒朝金闺”暗指京城官员,而“山林出戏言,广已无端倪”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讽刺。他期待能回归自然,过上简朴的生活:“谁收遮日手,归把耕雨犁。”在尘世的喧嚣中,他希望能像隐士一样在山水之间寻找宁静。
最后两句“纷纷尘土中,等是舞瓮鸡”再次强调了对尘世的厌倦,而“颇闻山水间,幽子饭藿藜”则描绘了理想中的隐逸生活。诗人决定践行自己的诺言,去追寻那绝境中的攀登之路,以实现内心的追求。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的思考与抉择。
寒月照幽闺,眉多客里齐。
飘零杜氏妹,隐约伯鸾妻。
乌啄有新哺,凤飞无故栖。
近闻犹子说,忆汝万行啼。
朝家三尺法,海舶一帆风。
物到琛声上,人行浪屋中。
货因拚命得,廉故秉心公。
行李清如洗,名应达陛枫。
三吴恶少飞绿耳,杀人如麻壅流水。
馀风往往到七闽,鱼烂鸟惊父离子。
纷然回顾作流人,我侯正色聊一嗔。
坐使仓黄万老弱,复歌太平养性真。
百弊纷纷俱杜绝,四境无虞安朴拙。
方信哲夫自成城,不须十仞坚削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