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秋巡豫郊,待雨播秋麦。
三冬复望雪,切切咨宣席。
春来举趾初,近远濡甘泽。
来牟知遍布,芃芃扑陇陌。
所希雨以时,芒种庶滋硕。
青齐喜依旬,接壤兴遥忆。
风气两省同,麦秋重民食。
置邮来佳音,两河沾及尺。
饼饵定可卜,市价已减值。
西望为民慰,忭庆手加额。
今岁幸时若,所历同南北。
深惟损益机,益凛惕乾德。
去秋巡豫郊,待雨播秋麦。
三冬复望雪,切切咨宣席。
春来举趾初,近远濡甘泽。
来牟知遍布,芃芃扑陇陌。
所希雨以时,芒种庶滋硕。
青齐喜依旬,接壤兴遥忆。
风气两省同,麦秋重民食。
置邮来佳音,两河沾及尺。
饼饵定可卜,市价已减值。
西望为民慰,忭庆手加额。
今岁幸时若,所历同南北。
深惟损益机,益凛惕乾德。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闻河南得雨》。诗中描绘了皇帝对河南地区雨水降临的喜悦之情,以及雨水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开篇即描述了去年秋季巡视豫郊,期待雨水播种小麦的情景。冬季期盼雪花,春季希望雨水适时降临,滋润土地,让庄稼茁壮成长。诗人表达了对雨水及时到来的渴望,认为这将有助于庄稼的生长和丰收。
随着雨水的到来,诗人欣喜地看到田野间弥漫着生机勃勃的气息,庄稼在湿润的土地上迅速生长,覆盖了广阔的田地。他希望雨水能够按照时节均匀地降下,为庄稼提供充足的水分,确保它们能够结出丰硕的果实。诗人特别提到,雨水对于农业生产至关重要,它不仅关乎粮食的产量,也关系到民众的生计。
诗中还提到了通过驿站传递的好消息,得知河南地区得到了足够的雨水,使得饼饵等食物的价格有所下降,百姓的生活因此而得到改善。诗人西望河南,内心充满欣慰与喜悦,他为人民的福祉感到庆幸,并以双手加额表示对上天的感激。
最后,诗人感慨于雨水对于农业的重要性,以及它如何影响国家的经济和民生。他深知雨水对于农作物生长的影响,以及由此带来的增产与社会稳定的关系,对此感到敬畏。整首诗洋溢着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农业丰收的热切期盼,体现了诗人对民生福祉的深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