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竿何珊珊,不如罟网贤。
鰋鲤何筛筛,不如鲔与鳣。网罟一举获者千。
彼鲔与鳣潜深渊。嗟鳣与鲔终弃捐。
金瓢进御烹小鲜。兜离欢呼寿万年。
钓竿何珊珊,不如罟网贤。
鰋鲤何筛筛,不如鲔与鳣。网罟一举获者千。
彼鲔与鳣潜深渊。嗟鳣与鲔终弃捐。
金瓢进御烹小鲜。兜离欢呼寿万年。
这首明代黄佐的《铙歌鼓吹曲二十二首·钓竿一章九句(其二十二)》以钓鱼为喻,表达了对权谋与隐逸生活的对比和感慨。首句“钓竿何珊珊”,形象地描绘出钓鱼竿摇曳生姿的场景,暗示了隐士的闲适生活。然而,诗人认为“不如罟网贤”,即捕捞之法更为实际,暗指仕途如网,能迅速获取名利。
接下来,“鰋鲤何筛筛”描述鱼儿被捕捞时的挣扎,暗示了世事的纷扰与不测。“不如鲔与鳣”则转而推崇深海中的大鱼,它们虽身处险境,但不易被捕,象征着高洁的人格和深藏不露的智慧。
“网罟一举获者千”进一步强调了世俗成功之道的快速和广泛,而“彼鲔与鳣潜深渊”则寓意真正的贤才往往被忽视或埋没。“嗟鳣与鲔终弃捐”表达了对这类人才命运的惋惜。
最后两句“金瓢进御烹小鲜,兜离欢呼寿万年”则以宫廷宴席上烹煮小鱼的奢华景象,讽刺了权贵们的得意忘形,同时借“兜离欢呼”和“寿万年”表达了对清高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事无常的深刻洞察。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钓鱼与捕鱼的比喻,寓言式地揭示了社会现实与理想人格的冲突,展现出诗人对仕途浮沉的独特见解。
梁国三郎威德尊,女巫箫鼓走乡村。
万家长见空山上,雨气苍茫生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