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国青山旧隐居,望乡千里客心孤。
西风落照频看画,彷佛楼船过太湖。
海国青山旧隐居,望乡千里客心孤。
西风落照频看画,彷佛楼船过太湖。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远离家乡的旅人,在海国的青山中隐居,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人通过“望乡千里”这一句,直接表达了游子的孤独与思乡之苦。接着,“客心孤”三字,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将游子内心的寂寞与无助展现得淋漓尽致。
“西风落照频看画”,这里的“看画”并非实指,而是借以表达诗人面对自然景象时的内心感受。在西风的吹拂下,夕阳的余晖洒落在大地上,这幅画面让诗人不禁联想到自己的处境和心情,仿佛是在观赏一幅描绘自己心境的画作。这样的比喻,既形象又富有诗意,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感知力。
最后,“彷佛楼船过太湖”一句,通过想象中的楼船驶过太湖的场景,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思念。太湖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一种象征,代表着广阔与自由。诗人在这里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寄托于这一想象之中,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深沉而悠远。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一位远离家乡的旅人在异国他乡所感受到的孤独、思乡之情的细腻描绘,以及巧妙地运用自然景象和想象中的场景来表达情感,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和深厚的情感底蕴。
一洞入山腹,一洞凌苍穹。
宛转最高顶,缥缈悬虚空。
下压扬江水,上卓玉皇宫。
俯首江山小,两腋挟天风。
三磴千百折,蚁穴出游龙。
金陵在何处,一气连溟濛。
蜀江万里来,吴地一线中。
浦口九龙山,帆片如飞蓬。
江上八卦洲,点点覆青枫。
仪真与六合,目尽不可穷。
咫尺燕子矶,呼吸天可通。
栏杆落鸟背,平视太阳红。
长啸下高阁,放棹大江东。
胜绝千古称,胡乃一邱陵。
三国六朝间,长此阅废兴。
北顾复何有,江树渺冥冥。
赖有瓜洲渡,远入广陵城。
我从山头望,复向山中行。
栏杆百千尺,石磴三五成。
入寺访古迹,第一江山亭。
亭畔梳妆阁,下有很石横。
吴王留战帜,夫人留艳名。
梁鼎不可见,晋画已无形。
诸葛孙刘风,遗烈尚轰轰。
矫哉赞皇公,铁塔馀半层。
山腰云渺渺,江上风泠泠。
夕阳红到海,洪流去不渟。
骚人争凭吊,英雄事凌兢。
惟此一拳石,一顾今古更。
山小而江长,万派可扬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