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皇六月东出师,黑云高捲羽林旗。
维舟瀛海三山石,系马扶桑万仞枝。
我皇六月东出师,黑云高捲羽林旗。
维舟瀛海三山石,系马扶桑万仞枝。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皇帝六月东征的情景,充满了壮丽与豪迈之感。
首句“我皇六月东出师”,开篇点题,直接揭示了皇帝东征的时间和方向,简洁有力,奠定了全诗的基调。接着,“黑云高捲羽林旗”一句,运用了生动的自然景象来烘托出军队行进时的威严与气势,黑云的翻滚象征着军队的浩荡,而“羽林旗”的高卷则展现了军队的纪律与荣耀。
“维舟瀛海三山石,系马扶桑万仞枝”两句,则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广度与深度。诗人将征途置于广阔的海洋与遥远的东方,通过“三山石”与“万仞枝”的意象,既表现了征途的艰难险阻,也寓意着征途的远大目标与不屈精神。同时,“维舟”与“系马”两个动作,形象地描绘了军队在行进中的状态,既有对过去的回顾,也有对未来征途的展望。
整体而言,这首《征东歌》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宏大的军事征战图景,不仅展现了军队的英勇与决心,也蕴含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与期待。
飘泊悲生事,人情翻手云。
习闲真似懒,补拙谩知勤。
老作渔樵计,梦观钟鼎勋。
成亏皆一戏,不复问斯文。
我从西山居,不作东山梦。
联绵翠光浮,远目不暇送。
飘飘贵公子,万卷辄成诵。
高怀到林丘,杖履邀我从。
褰裳欲从之,未发神已动。
何人折柬客,不结莲社供。
胜游遂中休,一篑真可痛。
诗成美六逸,叙事一一中。
但惭猿狙杙,乃与杞梓共。
闽山寒更青,森木閟阴洞。
鹿涧清自流,醴井浅可弄。
寻幽当及辰,为乐要与众。
兹游倘再卜,勇往不待风。
径须理百屣,日日听鞭凤。
山茶著包大如茧,初见寒梢一花展。
强将老眼趁年华,日日芒鞋踏苔藓。
花神似苦山翁催,不问春风有深浅。
树头纷纷弄月明,冰雪琼瑶乱裁剪。
痴□公事无了时,与花拚作十日期。
阑风伏雨恐相逼,夜傍花阴烧烛随。
攀条嚼蕊兴不尽,满把自摘香传衣。
星星霜鬓簪不得,小撚疏英翻酒卮。
儿童莫作吴歈声,山翁正与花神盟。
生愁一片风飘零,留取北枝宽作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