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日薰南浦,魂消瑟瑟波。
被留青翰宿,香待博山过。
幽意春前积,佳游水上多。
从来悲喜并,牛女在明河。
风日薰南浦,魂消瑟瑟波。
被留青翰宿,香待博山过。
幽意春前积,佳游水上多。
从来悲喜并,牛女在明河。
这首明代诗人王彦泓的《踏春词偕云客孝先韬仲作(其七)》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诗人的情感体验。"风日薰南浦",写春风和煦,阳光照耀着水边的南浦,营造出温暖而生机盎然的氛围。"魂消瑟瑟波",则以瑟瑟的水波象征诗人内心的波动,可能是对美景的陶醉,也可能是淡淡的离愁。
"被留青翰宿","青翰"指青鸟,这里可能暗指美好的春光或友人之信,让人流连忘返。"香待博山过","博山"是古代的一种香炉,暗示诗人期待着美好的香气(可能来自自然或佳人)随风飘过。
"幽意春前积",诗人积攒了许久的幽深思绪在春天里得以释放,体现了他对春天的深深眷恋。"佳游水上多",则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一同畅游的美好时光。
最后两句"从来悲喜并,牛女在明河",诗人借牛郎织女的典故,表达人生的悲欢离合如同银河两岸的牛郎织女,虽有相思之情,但终须面对现实,将个人情感融入到广阔天地的自然景象中,寓言深远,富有哲理。整体上,这首诗以景抒情,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春天的独特感悟。
水殿风凉,赐环归、正是梦熊华旦。
叠雪罗轻,称云章题扇。西清侍宴。
望黄伞、日华笼辇。金券三王,玉堂四世,帝恩偏眷。
临安记、龙飞凤舞,信神明有后,竹梧阴满。
笑折花看,橐荷香红润。功名岁晚。
带河与、砺山长远。麟脯杯行,狨鞯坐稳,内家宣劝。
著意留春,留不住、春归难恋。
最苦是、梅天烟雨,麦秋庭院。
嫩竹阴浓莺出谷,柔桑采尽蚕成茧。
奈沈腰、宽尽有谁知,难消遣。幽阁恨,双眉敛。
香笺寄,飞鸿远。向风帘羞见,一双归燕。
翠被闲将情做梦,青楼赚得恩成怨。
对尊前、莫惜唤琼姬,持杯劝。
云壑泉泓,小者如杯,大者如罂。
更石筵平莹,宽容数客,淙流回激,环绕飞觥。
三涧交流,两崖悬瀑,捣雪飞霜落翠屏。
经行处,有丹荑碧草,古木苍藤。徘徊却倚山楹。
笑山水娱人若有情。
见傍回侧转,峰峦叠叠,欲穷还有,岩谷层层。
仰视云间,茅茨鸡犬,疑是仙家来避秦。
青林表,望烟霞缥缈,隐隐鸾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