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稚情亲五十年,共将白发照青天。
当时华屋苍烟里,此老清名黄浦边。
鹦鹉才高谁与赏,鹧鸪声苦自堪怜。
还须放棹竹冈曲,草榻茆堂共被眠。
童稚情亲五十年,共将白发照青天。
当时华屋苍烟里,此老清名黄浦边。
鹦鹉才高谁与赏,鹧鸪声苦自堪怜。
还须放棹竹冈曲,草榻茆堂共被眠。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老友的深厚情感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首联“童稚情亲五十年,共将白发照青天”展现了两人从童年起便结下的深厚友谊,如今虽已白发苍苍,但那份情谊如同青天一般广阔深远。颔联“当时华屋苍烟里,此老清名黄浦边”则通过对比昔日的繁华与今日的宁静,表达了对老友清廉名声的赞美和对其淡泊名利生活的向往。
颈联“鹦鹉才高谁与赏,鹧鸪声苦自堪怜”运用了比喻的手法,以鹦鹉的才华无人欣赏和鹧鸪的歌声凄苦自怜,来暗喻老友虽有高才却少有人识,处境略显孤独。尾联“还须放棹竹冈曲,草榻茆堂共被眠”则表达了诗人希望与老友在宁静的竹林小径上泛舟,共享简朴生活的心愿,体现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老友形象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深厚友情的珍贵与时光流转的无奈,同时也流露出对淡泊名利、简朴生活的向往之情。
古佛身上衣,佛佛相付授。
慈母爱儿心,针针自成就。
是故吾双峰,自少至白首。
护惜如镜奁,一尘不敢受。
何以出檀名,此时无别虑。
如持油钵行,如蹑独木渡。
永怀毗尼藏,一旦成万古。
纷纷五群众,来观亦顶礼。
平时放逸心,化作额间泚。
将见衣匣前,泚流似江水。
咨尔淮山神,守护当奉职。
无使尘涴侵,无使云润湿。
谛观不敢瞬,心折三叹息。
流光无停期,二十忽复五。
古昔如我人,功烈难遽数。
上天终无私,日月不少驻。
三皇与五帝,回首焉得顾。
新年独何为,扰扰趁俗务。
壮羞儿女态,浩叹觉已屡。
巍巍九重阙,象魏悬法度。
木铎非仲尼,布衣欲何预。
沧溟百万里,乘桴意决去。
顾世聊徘徊,非为取材误。
东风发幽滞,花彩映草树。
烂醉苟自娱,终焉背时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