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惜崇朝饮,仍将旧事论。
驿程同窜改,村市共卑喧。
过客珠为履,归人荜是门。
已拚形迹忘,耐可坐云根。
不惜崇朝饮,仍将旧事论。
驿程同窜改,村市共卑喧。
过客珠为履,归人荜是门。
已拚形迹忘,耐可坐云根。
这首诗名为《留客》,由明代诗人陶益所作。诗中描绘了主人热情款待客人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与客人的深厚情谊。
首句“不惜崇朝饮”,开篇即点出主人不吝惜时间,愿意与客人畅饮一整天,体现了主人的热情好客。接着,“仍将旧事论”一句,表明在饮酒之余,两人还分享着往日的故事,加深了彼此间的了解和情感交流。
“驿程同窜改,村市共卑喧”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旅途中的经历比作“窜改”的驿程,将乡村集市的热闹比作“卑喧”,生动地描绘了旅行中的艰辛与乐趣,同时也暗示了两人共同的经历和回忆。
“过客珠为履,归人荜是门”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过客以珍珠作为鞋履,象征着对远方客人的尊重与珍视;而归人则以荜(柴门)作为门户,表达了对家乡的亲切与怀念。这两句不仅展现了主人对客人的周到照顾,也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最后,“已拚形迹忘,耐可坐云根”两句,表达了主人与客人之间超越了表面形式的深厚情谊。他们愿意忘记世俗的束缚,坐于云根之下,享受心灵的自由与宁静,体现了诗人追求精神层面的高雅情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主人与客人之间真挚的情感交流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充满温情与哲思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