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顶留云一鹫骞,山腰涵碧老蛟蟠。
鹍鹏翻海十洲近,江汉分流三楚宽。
曾是乘闲上埃霭,小留舒啸倚高寒。
想君缓憩双凫舄,不羡冲霄吴綵鸾。
峰顶留云一鹫骞,山腰涵碧老蛟蟠。
鹍鹏翻海十洲近,江汉分流三楚宽。
曾是乘闲上埃霭,小留舒啸倚高寒。
想君缓憩双凫舄,不羡冲霄吴綵鸾。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川壮丽、云雾缭绕的画面。首句“峰顶留云一鹫骞”,写出了山峰之巅云雾缭绕,一只雄鹰展翅翱翔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的高远与生动。次句“山腰涵碧老蛟蟠”,则借蛟龙盘旋于山腰的碧绿之中,寓言了山势的险峻和神秘。
第三句“鹍鹏翻海十洲近”,运用神话中的大鹏鸟形象,形容诗人想象自己如同鹍鹏般飞跃大海,接近传说中的十洲仙境,显示出豪迈的气概和壮志。第四句“江汉分流三楚宽”,则描绘了江汉水系的广阔,象征着诗人胸怀的宽广和视野的开阔。
第五、六句“曾是乘闲上埃霭,小留舒啸倚高寒”,诗人回忆自己曾经在忙碌中抽身,登临高处,享受片刻宁静,放声长啸,感受清冷的高山气息,流露出超脱尘世的心境。最后一句“想君缓憩双凫舄,不羡冲霄吴綵鸾”,以双凫舄(古代官吏的鞋子)暗指友人杨宰的官职,表达对友人悠然自得的羡慕,同时也寄寓了对淡泊名利、自在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陈造的这首诗通过山水意象和神话典故,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友情的赞美,以及对超脱世俗生活的追求,展现了宋代文人的精神风貌。
四壁歌声起,凄凉入楚宫。
清宵开武帐,杀气贯长虹。
壮士泣俱下,娇姬曲未终。
重围疋马度,百骑一朝空。
泽国身仍健,田家计亦工。
始知非力屈,信乃是天穷。
子弟嗟亡北,君王耻向东。
霸图尽垓下,遗恨失关中。
玉斗谋臣怒,金瓯汉将功。
苍茫易代后,寥落竟谁雄。
世事随流水,乾坤一楚弓。
诸陵翳禾黍,古庙立椅桐。
山色彭城近,川原丰沛通。
惟馀百战地,千古尚悲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