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侧轻寒夜漏分。纤纤月影碧笼云。
逗出春光刚一线。初见。如尘似梦最销魂。
看到团圞知有待。无奈。清辉偏照别离人。
才把閒愁抛撇去。凝伫。镜中眉样又逢君。
侧侧轻寒夜漏分。纤纤月影碧笼云。
逗出春光刚一线。初见。如尘似梦最销魂。
看到团圞知有待。无奈。清辉偏照别离人。
才把閒愁抛撇去。凝伫。镜中眉样又逢君。
这首《定风波·道中见新月》由清代诗人杨芳灿所作,描绘了诗人行走在路上时偶遇新月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色与情感的交融。
首句“侧侧轻寒夜漏分”,描绘了夜晚微寒的氛围,夜已深,时间悄然流逝,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凉意的环境。接着,“纤纤月影碧笼云”一句,将月光比作细长的线条,轻柔地笼罩在云层之上,形象地表现了月色的柔和与朦胧之美。
“逗出春光刚一线”,春天的气息在月光的映衬下刚刚显现,仿佛是春日的曙光,给人以希望和温暖。接下来,“如尘似梦最销魂”一句,表达了月光下的景象如同梦境一般,令人沉醉,难以忘怀。
“看到团圞知有待”,当诗人看到月亮圆满时,心中充满了期待,似乎预示着团圆与美好的未来。然而,“无奈。清辉偏照别离人”,月光虽美,却偏偏照亮了分离的人,让人感到一丝无奈与伤感。
最后,“才把闲愁抛撇去。凝伫。镜中眉样又逢君。”诗人暂时放下心中的烦恼,凝视着前方,却发现镜中的自己仿佛又遇见了心上人,情感复杂,既有释然也有期待。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自然景观,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对情感的深刻体验,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感染力的作品。
我家世业本农夫,力作耕田供百需。
食无鱼兮出无车,但守桑梓依枌榆。
中更兵火田园芜,骨肉奔迸几为奴。
饥肠雷转寒侵肤,中夜穷鬼常揶揄。
自笑为生亦良劬,此身何由出泥涂。
始弃耒耜亲诗书,一以经训为菑畬。
弟兄相继蹑云衢,吾乡往往推诸吴。
我虽有志徒区区,顾惭小技非大巫。
向来聊出应时须,亦复接武丹陛趋。
退视才悭思且枯,敢意滥吹东郭竽。
自从得请归田庐,万事闭眼不问渠。
岂谓割分姑孰符,一时乏使偶见除。
此邦自昔称膏腴,千里旧富稻与鱼。
十年九潦田无租,今岁䆉稏方满圩。
邦人举首争欢呼,谓此丰登亘古无。
骤然一雨惊里闾,直疑平地浮江湖。
灵祠致祷才登舆,已见皎日升东隅。
一方今既奠厥居,太守宁不欲自娱,便可投绂歌归欤。
《喜晴》【宋·吴芾】我家世业本农夫,力作耕田供百需。食无鱼兮出无车,但守桑梓依枌榆。中更兵火田园芜,骨肉奔迸几为奴。饥肠雷转寒侵肤,中夜穷鬼常揶揄。自笑为生亦良劬,此身何由出泥涂。始弃耒耜亲诗书,一以经训为菑畬。弟兄相继蹑云衢,吾乡往往推诸吴。我虽有志徒区区,顾惭小技非大巫。向来聊出应时须,亦复接武丹陛趋。退视才悭思且枯,敢意滥吹东郭竽。自从得请归田庐,万事闭眼不问渠。岂谓割分姑孰符,一时乏使偶见除。此邦自昔称膏腴,千里旧富稻与鱼。十年九潦田无租,今岁䆉稏方满圩。邦人举首争欢呼,谓此丰登亘古无。骤然一雨惊里闾,直疑平地浮江湖。灵祠致祷才登舆,已见皎日升东隅。一方今既奠厥居,太守宁不欲自娱,便可投绂歌归欤。
https://shici.929r.com/shici/tEbCfZ.html
我爱朱夫子,处世无戚欣。
渊明不可见,幸哉有斯人。
奈何不苟合,进用苦无因。
夫子于此道,妙处固已臻。
尚欲传后学,使闻所不闻。
顾我景慕久,愿见亦良勤。
第恨隔千里,无由往卜邻。
安得缩地杖,一到建溪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