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藜灯共草玄,六年周道复联翩。
出门喜见同人益,获上应思信友先。
祇为骥程堪附尾,却惭驽足屡加鞭。
嘤鸣此日关神听,莫道逢君只世缘。
一自藜灯共草玄,六年周道复联翩。
出门喜见同人益,获上应思信友先。
祇为骥程堪附尾,却惭驽足屡加鞭。
嘤鸣此日关神听,莫道逢君只世缘。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朋友重逢的喜悦以及对未来的期许。诗中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际遇的感慨。
首句“一自藜灯共草玄”,描绘了过去两人在艰苦环境中共同探讨学问的情景,使用“藜灯”象征着简陋的生活条件,但“共草玄”则表明了他们对学问的执着追求。接着,“六年周道复联翩”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以及在这段时间里两人虽分离但心始终相连的状态。
“出门喜见同人益”一句,写出了诗人重逢时的喜悦,见到朋友后感到彼此之间的友谊更加深厚。“获上应思信友先”则表达了对老朋友的感激之情,认为能够得到提升或成就,首先应该感谢那些信任和支持自己的朋友。
“祇为骥程堪附尾,却惭驽足屡加鞭”两句,运用了马匹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自己虽然希望追随优秀的人一起前进,但又因为自己的能力不足而感到惭愧,需要不断努力追赶。
“嘤鸣此日关神听,莫道逢君只世缘”则是对当前相聚的感慨,认为这不仅仅是偶然的相遇,更是命运的安排,表达了对这次重逢的珍视,并期待未来能有更多的机遇和成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人生经历的感慨以及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态度。
浮云薄海色,万里如秋空。
青苍杳无际,岛屿蟠蛟龙。
上有读书者,结茅谁与同。
朝餐海上霞,夕友沧江翁。
乘桴嗟尼父,把钓思任公。
犹慕鲁连子,不受却秦功。
千金若土壤,清名吊高风。
愧予老儒术,白首且相从。
山暝烟已敛,林凉月初生。
扁舟泊江汜,候吏欣相迎。
登楼引孤兴,开筵坐空明。
杯分敛溪绿,帘捲双峰青。
几席湛碧流,兰气浮冠缨。
泠泠露丛鹊,中夜四五惊。
偶因念物性,终焉感吾情。
十载怀一枝,三匝栖未宁。
兹晨胡为哉,又逐孤云征。
良宵一邂逅,明发增屏营。
萧萧众籁寒,万壑同时鸣。
缄辞别知己,解缆摇行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