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脚尘凡不易收,莫思冠佩裹狙猴。
但逢司马心相许,便拟中郎赋远游。
弱水蓬莱三万里,仙家日月八千秋。
闻名径欲兹山稳,不学刘郎世外求。
失脚尘凡不易收,莫思冠佩裹狙猴。
但逢司马心相许,便拟中郎赋远游。
弱水蓬莱三万里,仙家日月八千秋。
闻名径欲兹山稳,不学刘郎世外求。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卫博的作品,从风格和内容来看,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仙境的意愿。
"失脚尘凡不易收,莫思冠佩裹狙猴。" 这两句表明诗人对世间纷扰的官场生活感到厌倦和不满,不再愿意去追逐那些虚名和浮华的物质享受。
"但逢司马心相许,便拟中郎赋远游。" 这两句则描绘了诗人遇到了志同道合的人,就想要一同踏上寻求超凡脱俗之旅的决心,其中“司马”和“中郎”很可能指的是古代著名的隐士或是诗人的理想化身。
"弱水蓬莱三万里,仙家日月八千秋。" 这两句写的是对神话中的仙境——弱水蓬莱岛的向往,以及对于那里的悠长岁月的憧憬。在中国古代文化中,这样的地方象征着永恒和超脱尘世。
最后,"闻名径欲兹山稳,不学刘郎世外求。"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听说某处仙境之后,就急切地想要前往,而不再效仿历史上的高士如刘安(刘郎)那样在人间寻找超然物外的生活。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世俗与仙境,表现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永恒生命和精神自由的强烈愿望。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