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花缯帜巧相宜,柏酒条风拂座迟。
已遣王春新物色,重教人日起吾诗。
狂看天地谁容汝,暖问冰霜更几时。
朋旧祇今零落尽,匣中流水但堪疑。
胜花缯帜巧相宜,柏酒条风拂座迟。
已遣王春新物色,重教人日起吾诗。
狂看天地谁容汝,暖问冰霜更几时。
朋旧祇今零落尽,匣中流水但堪疑。
这首明代诗人王世贞的《人日逢春》描绘了春天到来时的景象和诗人的内心感受。首句“胜花缯帜巧相宜”赞美了春天盛开的花朵如同华丽的丝绸旗帜般美丽得恰到好处,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次句“柏酒条风拂座迟”则通过柏叶酒和微风的细节,描绘出节日氛围中的闲适与惬意。
诗人感叹“已遣王春新物色”,春天的新气息已经弥漫,他借此激发创作灵感,表示要以诗歌记录下这美好的时光。“重教人日起吾诗”表达了他对诗歌的热情,认为春天的到来也唤醒了他的创作欲望。
接下来,“狂看天地谁容汝”一句,诗人以“狂”字表达对春天的热爱,询问天地间还有谁能容纳如此美好的季节。而“暖问冰霜更几时”则将春天与冬天的对比鲜明,暗示春天的到来驱散了寒冷,温暖的阳光让诗人期待着冰霜消融的日子。
最后,诗人感慨“朋旧祇今零落尽”,朋友故交大多离散,只剩下诗作作为情感的寄托。“匣中流水但堪疑”以流水比喻时光流逝,表达了对岁月无情的感慨,以及对友人团聚的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人事变迁的感慨,具有浓厚的个人情感色彩。
渊明最爱菊,三径也栽松。
何人收拾,千载风味此山中。
手把离骚读遍,自扫落英餐罢,杖屦晓霜浓。
皎皎太独立,更插万芙蓉。水潺湲,云澒洞,石巃嵷。
素琴浊酒唤客,端有古人风。
却怪青山能巧,政尔横看成岭,转面已成峰。
诗句得活法,日月有新工。
弹琴江浦夜漏永,敛衽窃听独激昂。
风松瀑布已清绝,更爱玉佩声琅珰。
自从郑、卫乱雅乐,古器残缺世已忘。
千家寥落独琴在,有如老仙不死阅兴亡。
世人不容独反古,强以新曲求铿锵。
微音淡弄忽变转,数声浮脆如笙簧。
无情枯木今尚尔,何况古意堕渺茫。
江空月出人响绝,夜阑更请弹《文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