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红菊》
《红菊》全文
明 / 孙传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为爱秋容淡似余,谁令云锦烂吾庐。

一从娇殿千花后,老圃春回九月馀。

岂待先生披绛帐,疑徵晚节被丹书。

海棠亦有秋时种,香色元来总不如。

(0)
鉴赏

此诗《红菊》由明代诗人孙传庭所作,通过对红菊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思考。

首句“为爱秋容淡似余”,诗人以“秋容”比喻红菊,赞美其在秋天的淡雅之美,表达了对红菊独特风韵的喜爱。接着,“谁令云锦烂吾庐”,诗人将红菊比作云锦,生动地描绘了红菊盛开时的绚烂景象,使读者仿佛能看到一片色彩斑斓的花海,充满了视觉的冲击力。

“一从娇殿千花后,老圃春回九月馀。”这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红菊不同于其他花卉的独特之处。它在百花凋零的秋季依然绽放,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和独特的魅力。诗人在这里运用了“娇殿千花”这一形象,反衬出红菊在众多花卉中脱颖而出的风采。

“岂待先生披绛帐,疑徵晚节被丹书。”这两句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红菊品格的赞赏。他似乎在说,红菊无需借助任何外在的权威或荣誉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它的美丽和品质已经足够令人敬佩。这里的“绛帐”和“丹书”分别指代教育和荣誉,暗示了红菊即使在晚年也能保持高尚的品德和不凡的风采。

最后,“海棠亦有秋时种,香色元来总不如。”诗人将红菊与海棠进行比较,强调红菊在秋天的香气和色泽上都超越了海棠,突出了红菊的独特魅力。这不仅是对红菊的赞美,也是对诗人自己品格的自许,表明他追求的不仅仅是外在的美,更在于内在的高洁和持久的魅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红菊在秋季的独特之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自己品格的期许。

作者介绍
孙传庭

孙传庭
朝代:明

孙传庭(1593年-1643年),字伯雅,又字白谷,代州镇武卫(今山西代县)人,明朝名将。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进士。崇祯十五年(1642年)任兵部侍郎,总督陕西。次年升为兵部尚书(改称督师)。带兵镇压李自成、张献忠民变。由于时疫流行,粮草不足,兵员弹药缺少,朝廷催战,无奈草率出战,后兵败,在陕西潼关战死,马革裹尸,年约51岁。《明史》称“传庭死,而明亡矣”。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清廷追谥“忠靖”。
猜你喜欢

赋得临阶危石诗

当阶耸危石,殊状实难名。

带山疑似兽,侵波或类鲸。

云峰临栋起,莲影入檐生。

楚人终不识,徒自蕴连城。

(0)

赠薛播州诗·其五

有帛贲丘园,生刍自幽谷。

尘芳金马路,澜清凤池澳。

零露既垂光,清风复流穆。

倾盖如旧知,弹冠岂新沭。

利心金各断,芬言兰共馥。

(0)

秋游昆明池诗

旅客伤羁远,樽酒慰登临。

池鲸隐旧石,岸菊聚新金。

阵低云色近,行高雁影深。

欹荷泻圆露,卧柳横清阴。

衣共秋风冷,心学古灰沈。

还似无人处,幽兰入雅琴。

(0)

长相思

长相思。久离别。两心同忆不相彻。悲风凄。愁云结。

柳叶眉上销。菱花镜中灭。雁封归飞断。

鲤素还流绝。

(0)

赋得班去赵姬升诗

班姬与飞燕,俱侍汉王宫。

不意恩情歇,偏将衰草同。

香飞金辇外,苔上玉阶中。

今日悲团扇,非是为秋风。

(0)

璧月夜夜满,琼树朝朝新。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刘彻 王鼎 冯惟讷 程元凤 孙绰 顾景星 丘为 阴铿 高蟾 韩亿 鱼玄机 魏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