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回两仪殿,怅望九成台。
玉辇终辞宴,瑶筐遂不开。
野旷阴风积,川长思鸟来。
寒山寂已暮,虞殡有馀哀。
裴回两仪殿,怅望九成台。
玉辇终辞宴,瑶筐遂不开。
野旷阴风积,川长思鸟来。
寒山寂已暮,虞殡有馀哀。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沉的悲凉情感,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来表达对逝去时光和美好事物的怀念。开头两句“裴回两仪殿,怅望九成台”,作者站在两仪殿回首往昔,心中充满了对已逝的辉煌时代的眷恋之情。两仪指的是天地阴阳的象征,而九成台则是古代帝王祭祀的地方,这里代表着一段光辉岁月的结束。
接着“玉辇终辞宴,瑶筐遂不开”,用玉辇和瑶筐来比喻皇后的车驾和宝箱,表达了宴席已散、盛会不再的意境。玉辇停驻不前,瑶筐也不再打开,象征着荣华富贵的生活已经告一段落。
在“野旷阴风积,川长思鸟来”中,作者通过荒凉的大地和阴冷的风,还有悠长的河流以及期盼归来的鸟儿,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寂静。这里的“思鸟来”,是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无尽追忆。
最后,“寒山寂已暮,虞殡有馀哀”一句,则描绘出一个秋日黄昏、群山沉默的画面。虞殡,古代帝王死后的一种仪式,这里用来暗示皇后的离世,以及作者对她的怀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宫廷生活的描写,传达了一种深切的哀伤与怀旧,展现了作者李百药在隋末唐初动荡时期的复杂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