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中六改官,论思匡辅古来难。
不才未有涓埃报,徒切区区抱寸丹。
二十年中六改官,论思匡辅古来难。
不才未有涓埃报,徒切区区抱寸丹。
这首诗是明代杨士奇所作的《授散官(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仕途经历的回顾与感慨,以及对国家和君主的忠诚与忧虑。
首句“二十年中六改官”,描绘了诗人从踏入仕途到担任多个官职的漫长历程,其中蕴含着岁月流转、职位变迁的沧桑感。接着,“论思匡辅古来难”一句,点明了为国出谋划策、辅助君王治理国家并非易事,暗含了诗人对于自身责任与使命的深刻认识。
“不才未有涓埃报”,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才能平庸,至今未能为国家做出任何显著贡献,流露出一种深深的自责与遗憾。最后,“徒切区区抱寸丹”则表达了诗人虽怀有一腔忠心,却因能力有限而无法实现,只能以这颗小小的丹心寄托对国家的深情厚意。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个人仕途的反思,也有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体现了明代士大夫阶层对于社会责任与自我价值的思考。
翠云缺处,有花光红沁。青玉重门锁芳讯。
更经坛、日静药径烟深,流水里、依约棋声人影。
瀛洲携俊侣,暂探仙源,多恐秦人笑相问。
酒后俯危栏,香絮濛濛,蓦云外、玉笙吹醒。
恁窣地、东风妒缃桃,又添得人间,素尘一寸。
洗砚池荒,换鹅笼杳,曲水春日生兰。
茧纸昭陵,幽恨灰满唐棺。
藉彼零星三百字,摅君牢落万千端。
推敲稳,一卷吟成,分明定武碑残。眉攒。
炼石手,修月斧,碎珠错落金盘。
不羡文回蕃锦,几隐灵檀。
妙词咐嘱羲之写,诗心觅与达摩安。
将有感,晋代无波,古井又起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