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赏菊四首·其一》
《赏菊四首·其一》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老子平生不解愁,花开酒熟万缘休。

更教不为黄花醉,枉却今年一片秋。

(0)
注释
老子:指诗人自己,表示一种超脱或豁达的人生态度。
不解:不懂得,不理解。
愁:忧虑,烦恼。
花开酒熟:象征生活中的美好和惬意。
万缘休:放下一切世俗的牵绊。
更教:更进一步,特意。
黄花:菊花,秋季常见花卉。
醉:沉迷,陶醉。
枉却:白白浪费,辜负。
今年一片秋:指这一年中的秋季景色。
翻译
老子一生都不懂忧愁,只要花开酒熟,万事就都放下。
他甚至不让自己的心为菊花的盛开而沉醉,这样就白白辜负了这一年中的金秋美景。
鉴赏

这两句诗是对生命态度和人生境遇的深刻表达。"老子平生不解愁,花开酒熟万缘休"表明诗人的生活哲学,认为在美好时光中,无需为世俗琐事所困扰,可以放下心中的重负,与自然和谐共处。这两句充满了超脱尘世的意境,也透露出一种达观的人生态度。

"更教不为黄花醉,枉却今年一片秋"则是在表达诗人面对美好事物时的淡定心态。即便是美丽如菊花,也不会让诗人沉迷其中而失去自我。"枉却今年一片秋"可能是指时间的流逝,或者是指某种感慨,但不至于因为外界的事物而影响到自己的心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乐观达观的人生态度。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水龙吟.至顺癸酉九日秋与亭赋

一亭飞出层霄,昔人似为登高办。

双眸千里,茫茫宇宙,滔滔江汉。

一片秋光,青山红树,断云斜雁。

想人生尘世,难逢开口,但酬节、何多叹。

细数年年今日,误清欢、半因羁宦。

迩来心事,无惭猿鹤,更齐鹏鴳。

华发新添,黄花任笑,乌纱频岸。

且一尊倾倒,不须醉后,把茱萸看。

(0)

六州歌头.次马明初韵书所见

轩昂仙侣,风度似吾侪。凡鸟辈,虽累百,总与台。

敢偕偕。

何处风丝客,昧平昔,恣豗突,形迹异,天壤隔,剧相排。

老眼浑如无见,云霄远,未便时乖。

笑蛛蝥肆螫,自丧亦多哉。我出尘埃。浩无涯。

有旁观者,同气类,公好恶,挺身来。

行不义,宜自毙,坐虺颓。任奸回。

万事如翻手,吾方此,外形骸。

来汝鹤,吾有语,汝无哀。

谁遣乘轩烜赫,令此辈、眼不能开。

付恩仇一笑,漫且啄莓苔。休面三槐。

(0)

忍辱仙人

物外天机唯不审。人间世事无过恁。

纵你英雄官极品。身如赁。贪饕逼迫应图甚。

我自饥餐并渴饮。布裘不羡披绫锦。

饱暖之馀邪僻禁。虚堂任。曲肱展脚和衣寝。

(0)

红袖扶.酌酒

风拂冰檐,镇犀动、翠帘珠箔。秘壶暖,宫黄破萼。

宝薰閒却。玻瓈瓮头,漉雪擘新橙,秀色浮杯杓。

双蛾小,骊珠一串,梁尘惊落。

俗事何时了,便可束置之高阁。

笑半纸功名,何物被人拘缚。

青春等閒背我,趁良时,莫惜追行乐。

玉山倒,从教唤起,红袖扶著。

(0)

喜雨歌为宋太守赋

南州六月旱土赤,炎官火伞行虚空。

田畴圻裂河海涸,万物如在红炉中。

桔槔不用计已梏,农民踏踏愁岁凶。

蓬莱太守民父母,下顾赤子心忡忡。

罄竭精神扣天府,话语直与天神通。

须臾唤起龙井龙,大澍三日苏罢癃。

百姓唤作太守雨,东皋西陌皆冲融。

禾苗徙觉充秀实,野草亦解回颜容。

吾儒能效束皙赋,喜见屋底山云浓。

邻家父老走相报,门前大水如奔洪。

妖氛积秽俱洗尽,此是太守造化功。

太守正与造化同,百姓拍手歌年丰。

歌年丰,太守德泽垂无穷。

(0)

送暨阳同知

我生山野毛发古,不是多时旧巢许。

松根坐卧忘岁年,足迹何曾入官府?

雨晴忽觉草添肥,春来春去都不知。

耕田凿井亦足乐,短歌长啸随所之。

溪谷无尘人事少,纵有饥寒能自保。

花村月夜犬不惊,可是太平风俗好。

昨日柳花如雪飞,今日作诗何所思?

我诗似质朴,君政从可推。

锦衣翩翩马如练,拜恩应到黄金殿。

他年皂盖下蓬莱,更与君侯作佳传。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刘羲叟 畅诸 吕让 裴耀卿 阎济美 郭茂倩 李宗勉 毕世长 傅光宅 李阳冰 祝钦明 蔡延庆 顾宸 钱肃乐 李恒 武翊黄 曹著 王苏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