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韩本常·其一》
《挽韩本常·其一》全文
明 / 杨士奇   形式: 五言律诗

勋德崇先代,山林乐隐居。

闭门逃宠禄,充栋有诗书。

流水心同净,浮云意共舒。

翛然随物化,千里见名驹。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杨士奇所作的《挽韩本常》其一,通过描绘韩本常先生的生平与性格,展现了他崇高的品德和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首句“勋德崇先代”,赞扬韩本常先生在前代建立了卓越的功勋和道德,奠定了深厚的声望。接着,“山林乐隐居”一句,点明了韩先生喜爱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的生活方式,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闭门逃宠禄,充栋有诗书”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韩先生拒绝世俗的荣华富贵,专心于读书写作的情景。他选择关闭门户,远离权力与财富的诱惑,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书籍之中,充实自己的内心世界。

“流水心同净,浮云意共舒”运用自然界的景象来比喻韩先生的心境。流水象征着纯净与流动,浮云则代表轻盈与变化。这两句表达了韩先生如同流水般清澈纯净的心灵,以及如同浮云般随风而动、自在舒展的意趣。

最后,“翛然随物化,千里见名驹”总结了韩先生的人生哲学。他以一种超脱的态度面对世事的变化,如同千里之外的名驹,虽处偏远之地,却依然保持着卓越的名声与才华。这句话不仅赞美了韩先生的高尚品格,也暗示了他虽然离世,但其精神与成就将永远流传。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韩本常先生生活与思想的描绘,展现了他高尚的品德、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以及对知识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对他的深切怀念与敬仰之情。

作者介绍
杨士奇

杨士奇
朝代:明   字:士奇   号:东里   籍贯: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   生辰:1366~1444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猜你喜欢

题张士衡画竹

谁写琅玕近石傍,半丛春雨半秋霜。

云门山客岂无意,老干不如新笋长。

(0)

入麻谷

入谷初疑路不通,一溪流出万山中。

化人宫殿非今制,野老衣冠有古风。

黄独斸时朝雨歇,紫芝歌罢莫云空。

重阳且莫登高去,厌见泾川贼阵红。

(0)

九月晦日高僧同朝赐馔

百官朝退万几閒,供奉双趋更引班。

御座近瞻天咫尺,方袍连奏殿中间。

碗浮牛乳玻璃碧,瓯荐龙团玛瑙殷。

奉诏且留京寺住,敢期何日定还山。

(0)

送张士衡之陜西

故旧今谁在,江花四十春。

独惭青眼客,相送白头人。

纱帽新辞阙,单车远入秦。

广文樗散意,好在酒杯频。

(0)

赋一曲亭送赵本初待制致仕归越

鉴湖一曲亭犹在,风物千年长不改。

贺公去后赵公来,山水无情若相待。

当时季真得赐归,黄冠未必全忘机。

争似今朝玉堂老,还乡仍著宫锦衣。

鉴湖水阔吞平野,酒船直到亭阶下。

荷华晓日照尊罍,杨柳春风拂檐瓦。

寄言逸兴沧洲客,天与斯亭共行乐。

醉倚阑干撼不醒,梦中细听钧天乐。

(0)

楚妃叹

宫城禁兵夜蔟蔟,君王不返宫中宿。

戎车彭彭云梦林,猎火煌煌汉皋曲。

章华台前江水流,君心如水无日休。

虎狼勍敌却不忧,草间狐兔为深雠。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