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忆皎然上人》
《忆皎然上人》全文
唐 / 李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未得从师去,人间万事劳。

云门不可见,山木已应高。

向日开柴户,惊秋问敝袍。

何由宿峰顶,窗里望波涛。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jiǎoránshàngrén
táng / duān

wèicóngshīrénjiānwànshìláo
yúnménjiànshānyìnggāo

xiàngkāicháijīngqiūwènpáo
yóu宿fēngdǐngchuāngwàngtāo

翻译
未能拜谒师长离开尘世,世间纷扰无尽劳心劳力。
云门寺已不可见,想来山中的树木定已长得很高。
面对阳光打开柴扉,忽然察觉秋意已深,询问破旧衣袍。
如何能在这高峰之上过夜,只在窗内遥望波涛汹涌的江海。
注释
未得:未能。
从师:拜谒师长。
去:离开。
人间:尘世。
万事:世间纷扰。
云门:云门寺。
不可见:已不可见。
山木:山中的树木。
应:想必。
向日:面对阳光。
柴户:柴扉。
惊秋:忽然察觉秋意。
问:询问。
敝袍:破旧衣袍。
何由:如何能。
宿:过夜。
峰顶:高峰之上。
窗里:只在窗内。
波涛:波涛汹涌。
鉴赏

诗中“未得从师去,人间万事劳”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佛法修行的渴望与世俗牵绊之间的矛盾。"云门不可见,山木已应高"则描绘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云雾缭绕的山门隐而不见,山林中的树木随季节的变化而成长,这是对自然界深邃与生命力强弱变化的一种感喟。"向日开柴户,惊秋问敝袍"表现了诗人在简单生活中对寒冷季节到来的担忧,以及对未来之不安。最后“何由宿峰顶,窗里望波涛”则是诗人寄寓于深山之巅,以静观动之情景,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合一的境界。

诗中充满了对远离尘嚣、追求精神宁静的向往,同时也流露着对生活的无奈和困顿,以及面对未来的不安。通过山水、季节的变换,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

作者介绍

李端
朝代:清

猜你喜欢

送赵师耳

东风吹了落花天,芍药酴醾晚更妍。

典衣换酒正吾事,不辞颠倒春风前。

胡为便作轻离别,再拜忽成千里隔。

东君怜我太萧条,啼损黄鹂留不得。

我欲拖筇随马尾,饱看庐陵好山水。

自怜憔悴缚江干,去住未能随意耳。

(0)

次韵陈伯寿食黄雀有感

嗟哉黄雀力命微,譬彼食言安能肥。

乃欲身与天壤期,沕穆造化窥缄机。

以时启蛰安居卑,蛰久启晚见者稀。

不耕而食乘三时,晚禾欲熟堆农扉。

就田恣啄充久饥,来时千百漫天飞。

惟欲蔽翳朝阳晞,似雨霏微疑复非。

此时得计压稻枝,腹饱果然不思归。

岂知时与命相违。

投身入网分所宜,鸡肋犹怯尊拳挥。

汝辈么么将安之,螟螣害稼古实讥。

嗟哉黄雀全无知,大似爝火凌朝晖。

炙之醢之争称奇,谁念物命聊依依。

黄雀何责复何悲,夷齐饿采西山薇。

不尔吸风何活为,颜子箪食其庶几。

祇令瓢饮将谁欺,霜露舒惨相恩威。

螳蝉小大遂黠痴,人为物灵贤则希。

比物丑类姑释疑,螽斯岂得比后妃。

钧之三成君父师,法当授命宁避危。

有益于国身何亏,我欲与雀排重围。

(0)

宵征

畏暑倦长道,呼童戒宵征。

三更渡前溪,溪水清且鸣。

舟人自相唤,炬火如疏星。

俯视乱石多,仰见北斗横。

微微白露下,磔磔宿鸟惊。

竹舆出林薄,十里月渐明。

光采散草木,凉意侵冠缨。

(0)

答袁机仲论启蒙

忽然半夜一声雷,万户千门次第开。

若识无心含有象,许君亲见伏羲来。

(0)

次吕季克东堂九咏·其七菜畦

雨馀菜甲翠光匀,杞菊成畦亦自春。

骨相定知非食肉,可能长伴个中人。

(0)

斋居感兴二十首·其十五

飘飖学仙侣,遗世在云山。

盗启元命秘,窃当生死关。

金鼎蟠龙虎,三年养神丹。

刀圭一入口,白日生羽翰。

我欲往从之,脱屣谅非难。

但恐逆天道,偷生讵能安。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余菊庵 黄绮 陈仁德 邓潜 冯振 林庚白 姚鹓雏 王季思 罗锦堂 吴玉如 常燕生 邵祖平 陈以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