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客有逐臭,梦人或忘妻。
单虑溺一往,岂伊智不齐。
蓄积偶违众,群起相诃诋。
谁知一世事,各各行若迷。
化人斡真宰,无力能提撕。
作法笑姬旦,多言小宣尼。
积穷有难喻,况乃形气睽。
惟当托庄诞,俯仰同醯鸡。
海客有逐臭,梦人或忘妻。
单虑溺一往,岂伊智不齐。
蓄积偶违众,群起相诃诋。
谁知一世事,各各行若迷。
化人斡真宰,无力能提撕。
作法笑姬旦,多言小宣尼。
积穷有难喻,况乃形气睽。
惟当托庄诞,俯仰同醯鸡。
这首诗《杂咏(其一)》由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通过一系列的比喻和对比,探讨了人性、智慧、社会行为以及哲学思想的复杂性。
首先,“海客有逐臭,梦人或忘妻”,以海客追逐恶臭、梦中之人忘记妻子为喻,暗示人们在追求物质或欲望时可能会忽视道德与亲情,反映了人性中的贪婪与遗忘。
接着,“单虑溺一往,岂伊智不齐”,指出个人的忧虑可能导致对事物的片面理解,强调智慧的多样性与全面性的重要性。
“蓄积偶违众,群起相诃诋”,描述了个人因与众不同的想法或行为而受到群体的批评与排斥,揭示了社会对异见的不宽容。
“谁知一世事,各各行若迷”,表达了对世事无常、个人迷失方向的感慨,强调了个体在复杂社会中的迷茫与困惑。
“化人斡真宰,无力能提撕”,借“化人”(即改变他人观念的人)难以控制“真宰”(宇宙真理),表达了对改变人心之难的认识。
“作法笑姬旦,多言小宣尼”,通过讽刺姬旦(周公姬旦)和孔子(宣尼)的言论,指出制定规则时可能存在的偏颇与局限。
“积穷有难喻,况乃形气睽”,强调了穷困与身体、精神状态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的复杂性。
最后,“惟当托庄诞,俯仰同醯鸡”,借用“醯鸡”(一种昆虫)的视角,表达了对人生有限视野的反思,倡导以庄子的超脱态度看待世界,如同醯鸡俯仰于天地之间。
整首诗深刻地探讨了人性、社会、哲学等多个层面的问题,语言犀利,寓意深远,展现了黄景仁深厚的思想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