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述行言情诗·其二十九》
《述行言情诗·其二十九》全文
明 / 祝允明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疏单勿复道,幸抱此高襟。

妙鉴既弘照,大车亦雄任。

如何覆载洪,行迹复淹沉。

孤征即长道,缠绵荆莽侵。

焉能不局蹐,日月坐以深。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祝允明所作的《述行言情诗》第二十九首,主要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性的坚守以及在困境中坚韧前行的情感。首句“疏单勿复道”暗示了诗人处境的孤独和简单,但他强调的是内心的高洁情怀。接下来,“幸抱此高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高尚情操的自豪。

“妙鉴既弘照,大车亦雄任”运用比喻,将自己比作明镜般洞察世事,又如承载重任的大车,显示出他的自信与担当。然而,“如何覆载洪,行迹复淹沉”则揭示了现实中的困难和挫折,如同承载巨浪的大车陷入困境。

“孤征即长道,缠绵荆莽侵”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独自面对艰难险阻,道路漫长且充满荆棘。他感叹“焉能不局蹐,日月坐以深”,表达了在困境中步履维艰,时间仿佛停滞的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个人的境遇和比喻,展现了诗人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以及在逆境中坚守自我、追求理想的决心。

作者介绍
祝允明

祝允明
朝代:明   号:枝山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生辰:1460—1527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猜你喜欢

酬孔纯老送海错三首·其三

恶语岂堪酬妙句,粗餐曾不餍常珍。

得君海错俱奇绝,从此鄞江发兴新。

(0)

玉楼春

我公两器兼文武。谈笑岩廊无治古。

红颜绿发已官高,赤舄绣裳今仲父。

我欲形容无妙语。颂穆清风须吉甫。

望公聊比泰山云,岁岁年年天下雨。

(0)

赵乐道挽诗二首·其二

贫贱通姻好,凄凉累赏音。

空知典刑在,谁听短长吟。

飞鹤窥塘水,眠牛傍柏林。

龟鱼迎拄杖,犹出画桥阴。

(0)

哀程袁州

坐令荆国得髦英,清献先生语不轻。

汉使曾观楚风俗,蜀翁未识鲁书生。

杨林坠露随沉魄,丛玉留诗负夙情。

欲问典刑波浪阔,遥知兰砌五经横。

(0)

孤山梅

千古水仙玉,坡以逋仙配。

山谷弟山矾,两事同一意。

(0)

邵武宴进士致语口号

礼乐当年鲁两生,一经科目共春城。

数回地脉中兴相,文动天家正奏名。

诏墨泥香题处湿,恩袍草色坐中明。

莫嫌老守衰迟甚,曾向慈恩顶上行。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唐珏 许仲琳 刘球 刘胜 荆轲 陈韡 吴淑姬 郦炎 祝颢 朱厚熜 顾梦游 黄尊素 赵壹 李约 傅毅 王籍 夏侯湛 郝天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