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冷不热炉鞴,半真半假金鍮。
铸作瓶盘钗钏,却成品字柴头。
不冷不热炉鞴,半真半假金鍮。
铸作瓶盘钗钏,却成品字柴头。
这首诗以炉鞴和金鍮为象征,形象地描绘了一种微妙而复杂的意境。"不冷不热"形容炉鞴的状态,暗示着事物处于一种平衡而稳定的中间状态,既非极端的冷酷,也非炽热的热情。"半真半假"则揭示了金鍮的特性,可能指事物的真假难辨,或者人生的虚实交织。
接下来,诗人将这种状态用于生活中的器物制作——瓶盘钗钏,这些日常用品在诗中被铸造成品字形的柴头,寓意着生活的琐碎与平凡,却又在平凡中蕴含着秩序和寓意。"品字柴头"象征着生活的循环往复,如同柴火燃烧,虽微小却持久,表达了对生活细微处的洞察和理解。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言性强,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物品,传达出对世间万象的哲理思考,体现了宋代理学崇尚的中庸之道和对生活细节的深刻洞察。
喜神龙飞雨遍秋郊,黄河自天来。
是蟠溪逸士,胸中造化,掌上云雷。
坛峙吟峰东畔,稽首望仙台。
绛节霓衣,拥阊阖朝开。
凭仗小心风送,绿章上奏,咫尺瑶阶。
念鱼头赤子,濈濈困炎埃。
赖皇穹、恩波滂沛,便千村万落总春回。
人都道先生功行,山岳崔嵬。
二月江南,乱莺萦揽飞花阵。
今年春苑淡如秋,疏柳闲三径。尘网么弦待整。
怕离愁、琵琶话醒。牡丹犹未,杜宇休催,东君归准。
赋笔才悭,故人能写兰成病。
中流独自扣舷歌,空有鱼龙听。娃馆琴台路永。
定何时、追随帽影。断崖歌树,蔓草平烟,凭阑俄顷。
堕地作男儿,有用须及早。
当年悬弧意,焉得乡曲老?
青云一蹉跎,鬓发日已皓。
常恐归去迟,心焉惄如捣。
我家东吴城,翠竹森若葆。
力耕输王税,妻子亦温饱。
诗成每独咏,觞至或共倒。
富贵将焉如,岁晏聊自保。
萧萧风前柳,贸贸霜下草。
有官固当归,无官归亦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