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霓裳中序第一.咏镜》
《霓裳中序第一.咏镜》全文
明 / 曹溶   形式: 词  词牌: 霓裳中序第一

绣囊冷云软。古意何年读秦篆。余的的、水心清浅。

伴罗荐春衫,珠珰玉串。凝愁不卷。

似新蟾、楼侧初转。怪生就、影儿无几,终日向人满。

消遣。彩丝双绾。仗频磨、铅华吹暖。依然相对天远。

况霜杵魂惊,淋铃路断。浓妆近来懒。

只描得、长蛾一半。菱花里、自看妖冶,却胜薄情眼。

(0)
鉴赏

这首《霓裳中序第一·咏镜》由明末清初的诗人曹溶所作,以镜为题,描绘了镜中之景与镜前之人的情感交融,充满了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哲思。

开篇“绣囊冷云软”,以绣囊的触感和冷云的轻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凉意的氛围,仿佛是将读者引入了一个幽静的世界。接下来“古意何年读秦篆”,通过追溯历史的痕迹,引出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镜中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对比。

“余的的、水心清浅”一句,以清澈见底的水面映照出镜中的景象,象征着内心的纯净与清明。随后,“伴罗荐春衫,珠珰玉串”描绘了镜中人物的装扮,既体现了古代女子的精致生活,也暗含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凝愁不卷”则表达了镜中人物内心的忧郁与不舍,仿佛在面对即将逝去的美好时,无法轻易放下。接着,“似新蟾、楼侧初转”以月亮的升起,象征着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轮回,增添了诗作的哲学意味。

“怪生就、影儿无几,终日向人满”这一句,通过对比镜中与镜外的景象,表达了镜中人物对现实的逃避与对虚幻的追求,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短暂与虚无的主题。

“消遣。彩丝双绾。仗频磨、铅华吹暖”几句,进一步描绘了镜中人物的生活状态,通过彩丝的编织与铅华的涂抹,展现了她们对于美的追求与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蕴含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最后,“依然相对天远。况霜杵魂惊,淋铃路断”以自然界的景象,如霜、杵、淋铃等,象征着人生的艰难与挑战,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而“浓妆近来懒。只描得、长蛾一半”则反映了镜中人物在经历了种种之后,对生活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从浓妆艳抹到淡妆素颜,体现了对内心真实情感的回归。

“菱花里、自看妖冶,却胜薄情眼”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通过镜中的自我审视,表达了对真我价值的肯定,以及对世俗眼光的超越,最终达到了心灵的自由与解放。

整首诗通过镜为媒介,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人物情感、历史记忆与哲学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刻的人生感悟。

作者介绍

曹溶
朝代:清

猜你喜欢

龙溪李邑宰用刘大参韵见赠仍和奉寄

云霄万里看程期,海内何常乏所知。

黄甲声华君作县,丹霞聚笈我留诗。

牛刀小试经纶手,襦裤终兴恺悌思。

寄谢参藩刘伯长,海宾深望抚流离。

(0)

舟次峡山

浮云不掩洞中天,入画人撑入画船。

妻具黄鹂浇酒子,儿歌白雪向山巅。

风流与可闲烧笋,自在尧夫只弄丸。

何处合教尘梦醒,万株烟树枕头边。

(0)

挥使安廷用访榄山留宿兼惠纸并猪榧子

荒畦移步及斜曛,回首肩舆出白云。

且向青天赊月色,何妨永夜款时军。

猪榧老母叨供茗,剡楮痴儿荷赏勤。

莫羡乖崖分华岳,麒麟阁上看殊勋。

(0)

赠祁巽川郎中使朝鲜

使节辉煌出禁城,千官祖道拥行旌。

龙章躬佩皇华重,凤诏星驰叱驭轻。

绝域喜瞻周典礼,远人惊拜汉威名。

福星满路山川丽,沧海无波日月明。

(0)

寄蒋方伯陈大参二首·其一

扁舟同载出江滨,转瞬翻成两路分。

惆怅晓来频纵目,满城风雨万山云。

(0)

陈方伯雨中请饮答以口号二首·其二

祷雨无嫌得雨迟,田苗犹是发生时。

分明听得舆人颂,方伯忧民天地知。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郎士元 袁去华 葛天民 王融 黄公望 安希范 杜安世 陆九渊 庾肩吾 元结 陈叔宝 谢铎 刘琏 俞桂 吕温 黄干 常建 卢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