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囊冷云软。古意何年读秦篆。余的的、水心清浅。
伴罗荐春衫,珠珰玉串。凝愁不卷。
似新蟾、楼侧初转。怪生就、影儿无几,终日向人满。
消遣。彩丝双绾。仗频磨、铅华吹暖。依然相对天远。
况霜杵魂惊,淋铃路断。浓妆近来懒。
只描得、长蛾一半。菱花里、自看妖冶,却胜薄情眼。
绣囊冷云软。古意何年读秦篆。余的的、水心清浅。
伴罗荐春衫,珠珰玉串。凝愁不卷。
似新蟾、楼侧初转。怪生就、影儿无几,终日向人满。
消遣。彩丝双绾。仗频磨、铅华吹暖。依然相对天远。
况霜杵魂惊,淋铃路断。浓妆近来懒。
只描得、长蛾一半。菱花里、自看妖冶,却胜薄情眼。
这首《霓裳中序第一·咏镜》由明末清初的诗人曹溶所作,以镜为题,描绘了镜中之景与镜前之人的情感交融,充满了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哲思。
开篇“绣囊冷云软”,以绣囊的触感和冷云的轻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凉意的氛围,仿佛是将读者引入了一个幽静的世界。接下来“古意何年读秦篆”,通过追溯历史的痕迹,引出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镜中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对比。
“余的的、水心清浅”一句,以清澈见底的水面映照出镜中的景象,象征着内心的纯净与清明。随后,“伴罗荐春衫,珠珰玉串”描绘了镜中人物的装扮,既体现了古代女子的精致生活,也暗含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凝愁不卷”则表达了镜中人物内心的忧郁与不舍,仿佛在面对即将逝去的美好时,无法轻易放下。接着,“似新蟾、楼侧初转”以月亮的升起,象征着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轮回,增添了诗作的哲学意味。
“怪生就、影儿无几,终日向人满”这一句,通过对比镜中与镜外的景象,表达了镜中人物对现实的逃避与对虚幻的追求,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短暂与虚无的主题。
“消遣。彩丝双绾。仗频磨、铅华吹暖”几句,进一步描绘了镜中人物的生活状态,通过彩丝的编织与铅华的涂抹,展现了她们对于美的追求与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蕴含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最后,“依然相对天远。况霜杵魂惊,淋铃路断”以自然界的景象,如霜、杵、淋铃等,象征着人生的艰难与挑战,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而“浓妆近来懒。只描得、长蛾一半”则反映了镜中人物在经历了种种之后,对生活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从浓妆艳抹到淡妆素颜,体现了对内心真实情感的回归。
“菱花里、自看妖冶,却胜薄情眼”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通过镜中的自我审视,表达了对真我价值的肯定,以及对世俗眼光的超越,最终达到了心灵的自由与解放。
整首诗通过镜为媒介,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人物情感、历史记忆与哲学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刻的人生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