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闺八首·其六》
《春闺八首·其六》全文
明 / 郭之奇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黄莺枝上语,双双出可怜。

衔花咀晓露,入树倚轻烟。

尔来春欲半,人去日逾千。

空将千日绪,啼向半春前。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里黄莺在枝头的生动场景,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黄莺的可爱与忙碌,它们在晨光中觅食,享受露水的甘甜,依偎在轻盈的烟雾中,生活得悠然自得。

“黄莺枝上语,双双出可怜。” 开篇即以黄莺的鸣叫声引入,仿佛能听到它们在枝头欢快地交谈,展现出一种和谐美好的画面。“双双”二字,不仅描绘了黄莺成对出现的情景,也暗示了它们之间的亲密关系,流露出一种温馨的情感。

接着,“衔花咀晓露,入树倚轻烟。” 描述了黄莺的生活习性。它们在清晨时分,衔着花朵,品尝露水,这种行为既体现了它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也表现了它们生活的精致与优雅。而“入树倚轻烟”则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气息,黄莺仿佛融入了轻柔的烟雾之中,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

“尔来春欲半,人去日逾千。” 这两句转而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化。随着春天的一半过去,人们似乎更加忙碌,时间匆匆流逝。这里既有对时光易逝的感慨,也有对忙碌生活的反思,提醒人们珍惜时间,享受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最后,“空将千日绪,啼向半春前。” 结尾处,诗人以黄莺的啼声作为收束,寓意深远。黄莺在春天即将过半之时,仍在不停地啼叫,似乎是在诉说着对美好时光的留恋,或是对未来希望的期待。这一句既是对黄莺行为的总结,也是对读者情感的激发,让人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对生命、时间以及自然界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黄莺的描写,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人生哲理,展现了诗人对春天、对生命的独特感悟,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作者介绍
郭之奇

郭之奇
朝代:明   字:仲常   号:菽子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生辰:1607年-1662年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猜你喜欢

龙君御载酒过德山见访一别十三年矣感念存没不觉悽然已复自笑举觥相乐遂大醉

十年一瞥意苍茫,话到青山且尽觞。

免与泡沤愁起灭,聊从烟水决行藏。

閒吹玉笛翻新曲,醉倚天花入道场。

试去武陵溪上照,头毛白尽老萧郎。

(0)

四弟旃檀馆即事

淙淙石脉溜春渠,长日关门扫地居。

莲叶漏中兵研汁,木香花底读方书。

丛筠傍屋多臧鸟,小市通江易得鱼。

洗墨焚香幽事了,庭莎增草佞浇锄。

(0)

雨中集龚名世平远楼

江干丝雨洗残春,瘦朵浓条取次新。

桐叶烟中遮去艇,麦苗风里数行人。

钟彝屡辨商周识,绢帖閒翻晋宋尘。

碧草青畦烦指点,尚书高垒卧麒麟。

(0)

长生岩逢休粮道者

只将空榻伴嶙峋,踏遍桃花涧底春。

一口也摈为长物,诸缘皆可作飞尘。

施来白粲都饲鹤,种得黄精每寄人。

留却石炉烟少许,深山遥夜礼高真。

(0)

七真洞赠道者

云烟回合蔽仙关,万仞斜通一发山。

事往已迷新甲子,洞深忘却旧人间。

橘皮鹤下遗雏去,萼绿花来采药还。

白日饵将三五斗,方瞳如水照丹颜。

(0)

新买得画舫将以为庵因作舟居诗·其七

更无他物作遮阑,但得心忘梦亦安。

渭水一竿犹有待,严滩百尺也无端。

鱼龙直作鸡豚狎,荇藻却如蔓棘看。

莫把古人来比我,同床各梦不相干。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贡奎 郑潜 程洵 傅熊湘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金兆燕 李符 耿湋 释善珍 陈岩 陆震 瞿士雅 李延兴 石孝友 多隆阿 王吉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