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长生岩逢休粮道者》
《长生岩逢休粮道者》全文
明 / 袁宏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只将空榻伴嶙峋,踏遍桃花涧底春。

一口也摈为长物,诸缘皆可作飞尘。

施来白粲都饲鹤,种得黄精每寄人。

留却石炉烟少许,深山遥夜礼高真。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道者在长生岩修行的生活状态,充满了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意味。首句“只将空榻伴嶙峋”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道者与自然为伴的孤独形象,空榻象征着简朴的生活,嶙峋则暗示了环境的险峻,两者相映成趣,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踏遍桃花涧底春”一句,通过“踏遍”和“春”两个词,不仅展现了道者行走在自然中的自由与活力,还暗含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享受。桃花涧底的春景,既是自然界的美丽画卷,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投射,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接下来的“一口也摈为长物,诸缘皆可作飞尘”两句,进一步揭示了道者对于物质的淡泊和对世间万物的超然态度。摒弃一切不必要的物质欲望,视之如过眼云烟,体现了道家哲学中对“无为而治”、“清静无为”的追求。

“施来白粲都饲鹤,种得黄精每寄人”描绘了道者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关系。他不仅与自然界的生物共享天地之赐,还通过种植黄精等草药,帮助他人,体现了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和慈悲心。

最后,“留却石炉烟少许,深山遥夜礼高真”表达了道者在夜晚静坐,通过石炉的烟雾向高真(即道家所崇敬的神灵或宇宙真理)表达敬意的情景。这不仅是对精神修炼的追求,也是对宇宙真理的探索与敬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道者在自然中修行的生活状态,以及其对物质的淡泊、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对社会的责任感,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作者介绍
袁宏道

袁宏道
朝代:明   字:中郎   号:石公   籍贯: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   生辰:1568~1610

袁宏道(1568年12月23日─1610年10月20日),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复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后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
猜你喜欢

自咏十律

一夜西风到海滨,楼船东出海扬尘。
生惭黄歇三千客,死慕田横五百人。
纪岁自应书甲子,朝元谁共守庚申。
悲歌抚罢龙泉剑,独立苍溟望北辰。
¤

(0)

山居诗二首呈诸道侣

日日看山眼倍明,更无一事可关情。
扫开积雪岩前走,领取闲云陇上行。
不共羽人谈太易,懒从衲子话无生。
划然时发苏门啸,遥答风声及水声。
¤

(0)

寄余姚宋无逸先生

龙泉城外绝嚣喧,寄傲全胜在漆园。
独对江山怀舜禹,每凭风月问刘樊。
行窝酾酒花围席,野寺题诗竹满轩。
回首昆冈空劫火,深期什袭保玙璠

(0)

岁晏百忧集(二首。以下海滨避乱时作)

岁晏百忧集,独坐弹鸣琴。
琴声久不谐,何以怡我心。
拂衣出门去,荆棘当道深。
还归茅屋底,抱膝《梁父吟》。
¤

(0)

春日海村(三首)

地僻嚣尘远,人稀习俗淳。
花时恒独往,随意踏晴春。
斑竹过头杖,乌纱折角巾。
萧然多古意,何愧葛天民。
¤

(0)

奉寄九灵先生(二首。先生尝为予作传)

挟海怀山谒紫宸,拟将忠孝报君亲。
忽从华表闻辽鹤,却抱遗经泣鲁麟。
丧乱行藏心似铁,蹉跎勋业鬓如银。
万言椽笔今无用,闲向林泉纪逸民。
¤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汪琬 石延年 刘处玄 于濆 王铎 欧阳玄 王筠 王遂 文嘉 项斯 赵翼 姚绶 冯琦 吕祖谦 蔡沈 方以智 吴承恩 曾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