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回波乐·其十六》
《回波乐·其十六》全文
唐 / 王梵志   形式: 古风

多缘饶烦恼,省事得心安。

若能绝妄想,果成坚固林。

舍邪归六趣,毕竟去贪嗔。

无尘复无垢,何虑不成真。

(0)
鉴赏

这首诗由唐代诗人王梵志所作,名为《回波乐(其十六)》。诗中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句“多缘饶烦恼”,开篇即点出人生的普遍现象——因种种因缘而生起烦恼。接着,“省事得心安”则提出了解决之道:减少纷扰之事,内心自然得以安宁。这反映了佛教思想中“少欲知足”的生活态度,以及通过内心的平静来达到解脱烦恼的境界。

“若能绝妄想,果成坚固林”进一步阐述了去除杂念的重要性。妄想如同森林中的杂草,若能斩除,心灵之树便能茁壮成长,成为坚实的林木。这里运用了比喻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去除内心杂念后,心灵得到净化和成长的过程。

“舍邪归六趣,毕竟去贪嗔”则指出了一条修行的道路。在佛教中,“六趣”指的是六道轮回,包括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和地狱道。此句意为舍弃错误的行为和思想,最终摆脱贪欲与嗔恨,达到解脱的境地。

最后,“无尘复无垢,何虑不成真”总结了前文的思考,强调了心灵的纯净与无染。只有当心灵摆脱了尘埃与污垢,才能真正地无忧无虑,达到内心的纯净与真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人生烦恼的探讨,引导读者追求内心的平静与纯净,体现了王梵志对于佛教哲学的深刻理解与独到见解。

作者介绍
王梵志

王梵志
朝代:唐   籍贯:卫州黎阳

王梵志[唐](隋末至唐初年间前后在世),唐初白话诗僧,卫州黎阳(今河南浚县)人。原名梵天,生卒年、字、号生平、家世均不详,隋炀帝杨广至唐高宗李治年间前后在世。诗歌以说理议论为主,多据佛理教义以劝诫世人行善止恶,对世态人情多讽刺和揶揄,对社会问题间或涉及。多数作品思想消极,格调不高。语言浅近,通俗幽默,常寓生活哲理于嘲谐戏谑之间。艺术上比较粗糙,但对认识初唐社会和研究白话诗的发展有一定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朝天宫观方道士所画三山图(三首)

东流弱水不胜尘,汉武楼台空自陈。
欲借横江孤鹤去,须凭南岳魏夫人。

(0)

扬州逢李十二衍(二首)

与子相逢俱少年,东吴城郭酒如川。
如今白发知多少,风雨扬州共被眠。

(0)

忆南湖(二首)

我忆南湖春酒香,百钱亦可解愁肠。
湖头白藕犹堪爱,正似佳人玉臂长。

(0)

己未九日对菊大醉戏作四首(洪武十二年)

纵道今年杼轴贫,乃翁才力不超群。
明朝若卖《长门赋》,还尔黄金一百斤。

(0)

江行俳体十二首

五载前曾说此游,问程结伴几春秋。
艰难水陆千余里,大小关梁六易舟。
畏路刺船频裸体,乘流开柁缓梳头。
顺风一日行三日,莫待依滩怨石尤。
¤

(0)

沈雨若自常熟过访(时喜得受之书)

见君疑旧识,不必故人书。
所念久离别,欣闻近起居。
朋来鸿雁后,雨止菊花初。
得问虞山树,寒红三月如。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刘琨 杨发 孔天胤 许兰 翁洮 秦嘉 华岩 范质 何澹 福康安 岑文本 管道升 义净 宋齐丘 刘将孙 廖融 尤棐 李林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