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冬至雪二首·其二》
《冬至雪二首·其二》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佳节萧条陋巷中,雪穿窗户有颜风。

出迎过客知非病,归对先师喜屡空。

黍酝盈瓢终寡味,石薪烘灶信奇功。

颇嫌半夜欺毛褐,却喜年来麦定丰。

(0)
注释
佳节:节日。
萧条:冷清。
陋巷:简陋的小巷。
雪穿窗户:雪花穿透窗户。
颜风:带着寒风。
过客:过往的客人。
非病:并非生病。
先师:尊敬的老师。
屡空:常常空无一人。
黍酝盈瓢:酒酿满瓢。
寡味:味道寡淡。
石薪烘灶:用石头燃烧的火堆烘烤。
奇功:奇妙的方法。
半夜:半夜时分。
毛褐:粗布衣物。
麦定丰:麦子丰收。
翻译
在节日里,简陋的小巷显得冷清寂寥,雪花穿透窗户,带着寒风进来。
出门迎接过往的客人,知道他们并非生病,回家面对先师,因常常空无一人而感到欢喜。
虽然酒酿满瓢,但味道寡淡,用石头燃烧的火堆烘烤食物,实属奇妙的烹饪方法。
我有些厌烦半夜的寒冷侵袭我的粗布衣物,但欣慰的是,新的一年里麦子丰收在望。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辙的《冬至雪二首(其二)》。诗中描绘了冬至时节陋巷中的萧瑟景象,雪花穿透窗户,寒风阵阵。诗人出门迎接客人,虽然身体并无疾病,但面对清贫的生活,内心更多的是对简朴生活的满足,尤其是看到石薪烘炉的暖意和家中黍米虽少但酿出的酒已足够。诗人对于夜晚的寒冷有些许嫌弃,但欣慰于来年麦子丰收的预兆,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朴素期待和对未来的希望。整体上,这首诗展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乐观。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神符岩

白头未尽登临兴,最爱神符远俗埃。

松石转阴移客坐,山花含笑傍人开。

一行白鹭云间绕,两袖青风天上来。

王霸古今浑瞬息,等闲寻乐重衔杯。

(0)

仁水道中

溪色山光雨后新,也无巇崄也无尘。

万竿脩竹深藏鸟,几树野花红媚人。

壮岁功名惭潦倒,故山归计叹因循。

湄潭过去经仁水,蜀道观风定几旬。

(0)

羁旅行

十年作客不停足,前日荆扬又川蜀。

晓行面垢当北风,无酒可沽忍空腹。

阿奴炊黍官路边,风餐露饮谁将怜。

暝投村店借一宿,主人索我屋租钱。

人生出门即辛苦,何况年年别乡土。

水深巫峡愁蛟龙,日落荒山畏狼虎。

今日方知作客难,频年临水还登山。

远游纵得千金好,不如在家贫亦安。

(0)

门有车马客行

客从故乡来,车马憩门柳。

延客入我堂,少坐且抖擞。

须臾问从来,故乡有书否。

客答即欠身,封缄乃相授。

书中何云云,道我别离久。

大儿能读书,幼子亦学走。

田园未荒芜,年谷屡丰阜。

读罢心始降,离忧复句有。

张筵具嘉殽,饮客进斗酒。

君其少尽欢,明日复分手。

(0)

次榆林驿壁韵

奔走十年名利场,云萍踪迹底须伤。

谩怜西域张骞老,不效穷涂阮籍狂。

日落榆林堪驻马,曙分枫陛忆含香。

吾儒事业随穷达,谁谓留侯独善藏。

(0)

吉守顾天锡乃兄会于吉贰守柳邦用以宁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一联为题送之余亦赋十绝以见意·其十

春暮还家买楚船,离宴重赋鹡翎篇。

欲知兄弟相思处,两地看云各自眠。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段玉裁 周葵 任翻 董恂 刘晏 程宿 冯京 韩忠彦 陈尧叟 郑颢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