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同四兄七弟泛舟海上望西樵·其二》
《同四兄七弟泛舟海上望西樵·其二》全文
明 / 区大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七十二芙蓉,仙家第几峰。

天清揽黛色,秀出海云重。

地与蓬瀛接,人将鸾鹤从。

此行若结宇,何异三茅踪。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海上望见西樵山的壮丽景象,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首句“七十二芙蓉”以“芙蓉”比喻山峰,形象地描绘了西樵山群峰连绵,宛如七十二朵盛开的莲花,展现出山势的雄伟壮观。接着,“仙家第几峰”则暗示了西樵山的神秘与神圣,仿佛是仙人居住的地方,增添了诗歌的浪漫色彩。

“天清揽黛色,秀出海云重”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西樵山在晴朗天空下的美丽景色。山色如同女子的眉黛,清新脱俗,与厚重的海云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山的秀美与大气。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使山峰更加生动可感。

“地与蓬瀛接,人将鸾鹤从”则表达了诗人对西樵山仙境般的想象。蓬瀛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仙岛,此处借指西樵山与仙境相连,人们可以与鸾鹤为伴,象征着超凡脱俗的生活状态。这种描述不仅展现了对自然美的向往,也体现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的理想境界。

最后,“此行若结宇,何异三茅踪”表达了诗人如果能在西樵山定居,生活就如同三茅山的神仙一样,充满了自由与快乐。三茅山是道教名山,常被用来象征隐居修行之地。这句诗不仅表达了对西樵山的喜爱,也流露出诗人渴望远离尘嚣、寻求心灵宁静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海上望见西樵山的壮丽画卷,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又蕴含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的佳作。

作者介绍
区大相

区大相
朝代:明

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猜你喜欢

次韵孙元京见过言诗·其一

骚坛争长各称兵,未卜谁欤霸业成。

欲疗左盲治谷废,合除白俗扫元轻。

屡更落落心犹壮,常恐空空气骤盈。

据险作难终未是,赖公指示轨图平。

(0)

次韵夹谷子括吴山晚眺·其三

落木萧萧泽国宽,偶舒岩啸纵川观。

六鳌海阔征帆远,万象天低步屧寒。

旅泊馀生箪食菲,宦游旧味瓮齑残。

达人不堕牛山泪,何待将心与汝安。

(0)

五月九日甲子至月望庚午大雨水不已十首·其十

西湖湖外水,汹涌入城流。

比户升高阁,通衢塞大舟。

学泅儿辈喜,绝爨老夫忧。

会见蹄涔涸,鱼虾悔浪游。

(0)

丁亥元日二首·其二

孰不闻钟起,吾犹拥褐眠。

家人分两地,客邸跨三年。

果蓏思携幼,粢盛忆祀先。

故山归去好,当及挂灯前。

(0)

题吴山长文英野舟五首·其二

下邽老子扶黄屋,直上澶州城北楼。

辽阳铁骑惊相问,旧日巴东野水舟。

(0)

漫兴九首·其四

饿信黥英遇汉皇,攀龙附凤化侯王。

河豚鱼毒亡身耳,何至身亡族亦亡。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乐昌公主 孙偓 刘羲叟 畅诸 吕让 裴耀卿 阎济美 郭茂倩 李宗勉 毕世长 傅光宅 李阳冰 祝钦明 蔡延庆 顾宸 钱肃乐 李恒 武翊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